第16部分(第3/4 頁)
不得不向資本市場低頭,這頭驕傲的獅子最後淪為索尼集團的玩物。
當米高梅失去最後的利用價值之後,索尼集團又將這頭年邁的獅子踢出了家門。最後是在獅門電影公司金主的資助下,米高梅和望遠鏡電影公司合併,讓米高梅逃過了破產的窘境,可是昔日威風凜凜的米高梅獅子卻已經成了喪家之犬,再無那是的風華絕代。
想到這,傑德看著中國戲院上特意掛上的米高梅標誌有些悵然若失。不過很快傑德的思緒就被記者瘋狂的鎂光燈給打斷了,相較於主演和導演來說,傑德算是劇組裡最有名氣的人,為了不至於讓明天的版面天難看,大家只好從傑德嘴裡挖點話題出來了。
好在傑德也是有經歷過採訪的人,他除了對電影大加讚賞之外,並不洩露任何和劇情有關的內容。同時也對主演和導演表示支援,總之是力捧到底。
在中國戲院舉行的首映禮主要招待的是美國各大報刊及電臺電視臺的影評人們,除此之外便是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的成員們。來到美國之後傑德才發現,除了律師和會計師之外,評論家簡直就是美國人數第三多的職業了。
單單和電影相關的評論家就組成了美國影評人聯合會,但是這個聯合會只是個鬆散的組織。美國影評人聯合會是有三家全國性影評人組織和多達二十餘家的地方影評人組織組成的大聯盟。三家全國影評人協會分別是:最資深的全國電影評論家協會(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of Motion Pictures);最權威的全國影評人協會(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和最具影響力的廣播影評人聯合會(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再加上那二十餘家比較重要的地方影評人組織,所以僅僅是招待這些影評人就需要花費大量的公關費用。
但是沒有人敢得罪這些影評人,如果沒有這些影評人替你在媒體上高呼的話,誰會來看你的電影?尤其是那些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權威報紙上擁有專欄的影評人更是被奉為上賓,不僅全程豪華酒店招待更有貼心小禮物送上。
在所有的影評人當中,傑德甚至看到了赫赫有名的羅傑伊伯特。伊伯特是好萊塢史上最具爭議同時也是最具權威的影評人,他是第一個獲得普利策獎的影評人也是第一個因為影評人身份獲得好萊塢大道星星的作家。在美國發行的電影都以能得到他的點評為榮耀,如果電影能夠得到他“豎起大拇指”或“豎起兩個大拇指”評價的話,發行方會特意將這個評價印在DVD封面上向觀眾宣傳。
伊伯特還在他的母校創立了“最不受重視電影節”,用於展示那些被人們忽視但的確具有藝術價值的電影。可以說,伊伯特是美國電影藝術最後的守護者,沒有哪個影評人能像他那樣擁有公信力。
這個時空所拍攝的《末路狂花》較那個時空的《末路狂花》有許多的改變,因為傑德在電影中引入了更多的衝突,也因此讓電影有了更多的戲劇張力。女主角希爾瑪是一名很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白人家庭主婦,看上去非常的幸福。但是希爾瑪卻知道道貌岸然的老公早就出軌了,只是為了維持表面的風光而讓這段婚姻“名存實亡”著。而另一個女主角露易絲則是一名非裔美國人,有一個並不愛她的老公,家庭暴力就成了家常便飯。原本兩個主角應該沒有任何交集才對,但是每週三下午希爾瑪都會去一家酒吧小酌,而露易絲就是這個酒吧的女招待。幾次的邂逅,讓兩個女人建立起了一種別樣的友情。
故事進行到這,劇情就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這樣的劇情讓不少影評人有些昏昏欲睡,不明白這部電影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想講述一個超越種族的友情?伊伯特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快速地寫下一段話。但是他卻在心底說道,如果在七十年代,這個題材或許還有點思考價值,但是到了現在,這個題材就有點膚淺了。
就在伊伯特決定放棄這部電影的時候,銀幕上的故事忽然發生了改變。希爾瑪表示自己厭倦了每天戴著面具的生活,於是同樣對現在生活有所不滿的露易絲便建議兩個人不妨開車去旅遊。這個建議自然得到了希爾瑪的贊同,於是兩個女人就這樣朝著未知的世界出發了。
在一個小酒吧裡,金髮的希爾瑪被一個混混看上了。儘管兩個人想辦法離開了這個酒吧,可那混混卻不依不饒地跟了上來,甚至想希爾瑪。情急之下的露易絲搶走了混混的手槍,但擦槍走火之下將那個混混給擊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