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第3/4 頁)
wang)、蕭志美(anna sui)、譚燕玉(vivienam)等一派亞裔設計師的登場讓不少娛樂版的記者驚喜不已,或許是繼承了傳統華人的性格,紐約的這群亞裔時尚設計師雖然在各自的領域擁有了極高的地位,但卻極少在公眾面前出現。今天大家齊齊登場,倒是讓不少原本只是來堵截安娜溫特爾的記者驚喜不已。
而安娜溫特爾也沒有讓記者失望,在電影開映前十分鐘趕到了電影院。就如她保證的那樣,除了她那標誌性的爆炸頭和大墨鏡之外,全套的普拉達讓不少記者感嘆明天有新聞可以寫了。安娜一下來就擁抱了前來迎接她的傑德,用行動去粉碎有關昔日好友反目的新聞。而且還少有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回到了有關這部電影的問題。“如果這部電影是其他導演拍攝的話,我想我不會有任何興趣。但是傑德像我保證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他並不會在電影中貶低時尚工業,所以我相信他的話並來看看這部電影。如果要我評價的話,明天吧!”
amc大都會影院旗艦放映廳在八點的時候燈光開始漸漸暗了下來,這裡的觀眾除了有主創、主演等劇組人員之外,那就是娛樂圈、時尚圈和體育圈的明星了,此外便是紐約的影評人們,當然還有少量的門票送給了幸運觀眾。雖然美國電影一向以“商業化”聞名,但是東部的影評人們顯然更注重電影的藝術性,比如紐約的影評人注重先鋒性,而費城的影評人則更注重人文性。
讓傑德比較驚訝的是,紐約居然有兩個影評人協會,這在美國這種結會隨便的國家也很少見,而且這兩個影評人協會都得到了美國影評人協會聯合會的承認。一個名叫是紐約市影評人協會,屬於傳統的學院派影評人協會,對藝術電影比較偏愛;而另一個則名叫紐約市網際網路影評人協會,他們屬於反學院派,但同樣熱愛藝術電影,可他們更追求電影的先鋒性。
打個比方,劉鎮偉的《東成西就》在紐約影評人協會一定會被轟成渣,但是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就一定會成為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最愛。雖然《東邪西毒》的情節比較破碎,但好歹還是有情節可言,但是即便是這樣的電影在紐約網際網路影評人協會看來也是一部“媚俗”的商業電影,他們追求的電影是那種一拍出來就該直接放進紐約電影藝術博物館的作品。這種作品終身都不會公映,因為除了他們這群影評人就完全沒有人能看懂。
電影的開頭就是非常輕鬆的配樂,安妮海瑟薇飾演的安德莉亞是一個普普通通來紐約尋求機會的大學畢業生。鏡頭不斷切換,一邊是大都會時尚女孩的起床後的動作,而另一邊則是安德莉亞的動作。這些對比鏡頭倒是沒有引起爭議,都市女孩自然有都市女孩的生存法則。不過當安德莉亞決定去《天橋》試試機會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安德莉亞有些冒失。畢竟如果你不熱愛時尚的話,又何苦去時尚雜誌面試?
當安德莉亞獲得試用機會的時候,還是有不少觀眾為她高興。儘管她不適合這個工作,這個工作也不適合她,但能在紐約市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本身就是值得慶祝的事情。前世版本的《時尚女魔頭》其實還是很成功的,米蘭達給人一種刻薄冷漠的印象,但大家也不得不認可她的專業。尤其是她在批評安德莉亞不專業的時候對時尚流行史信手拈來輕鬆點評的戲碼直接讓觀影的人感到震驚,而同樣在觀影人群中的安娜也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安娜可以允許別人批評自己的態度,但是絕對不允許別人批評自己的專業。作為一個執掌時尚帝國未來走向的掌門人,過多的感性只會讓自己陷入到危險中,只有摒棄自己的感性才能更好地發現時尚流行趨勢。
而與前世電影不同的是,傑德加大了職場的內容,而削減了愛情的內容,甚至安德莉亞的男友幾乎沒有出現過。原本愛情與職業的衝突變成了家庭與職業的衝突,原本關心家庭的安德莉亞因為工作的繁忙和米蘭達的諸多要求而漸漸忽視了家庭。而在職場中,對安德莉亞友好的員工和高跟鞋小姐們之間的衝突則成了傑德用來調劑電影情節的“笑果”。畢竟這是一部娛樂大眾的商業電影,傑德將原本慘烈的職場衝突用喜劇化的惡作劇來呈現,也算是保證電影分級不至於太難看。
全片的最高。潮自然是巴黎時裝週,為了擊敗自己的對手,米蘭達必須保證自己的這次“巴黎之行”完美無缺。無論是自己的編輯團隊,還是自己的助手,都必須最完美的。而安德莉亞以她的聰穎好學和極強的適應力成為了米蘭達的最終選擇,當觀眾為安德莉亞高興的時候,也為艾米麗感到難過。艾米麗在電影是被定為成安德莉亞的對手,但是觀眾卻對熱愛工作又努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