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土地是給不了了,金銀財寶送了不知道多少箱。
韓國國君欣然笑納了財寶,然後出兵……攻鄭去了。
趙王:……特麼的!
趙國使臣表示嚴重抗議,然後韓王表示,他確實出兵了啊,魏國估計也被嚇到了吧。
趙國使臣:特麼的是要你一直停兵在韓魏邊境啊,你那個路過休息幾天,之後直接就跑去鄭國的樣子像什麼話啊!
韓王:寡人確實是停兵邊境了嘛,至於時間,當然是韓國自己來定啦!走走走,不要沒事找事!
趙國使臣:吾王,臣下有負重託啊嗚嗚嗚……
趙王:氣死我了!
沒錯啦,韓國就是不願意得罪魏國,但是在不能明著拒絕的情況下,就想出了這個主意,既滿足了趙國的條件,也沒有傷害到韓國本身。
至於這個損人的主意嘛……
出主意的大臣:秦國國君出手真是大方……
看好戲的觀源:笑而不語。
他就是想讓趙韓起嫌隙而已,他什麼都沒有做。
唉,他果然是一個心軟的好人……
做完了這些事,他也不放太大的精力在那邊了,既然秦孝公的活他做了,那曾孫子的活他也幫忙幹了吧。
戰國初期,除了出名的戰國七雄之外,還留存有魯、杞、莒【ju】、宋、鄭、中山、巴、蜀等國。
當初被晉國攔在外面,現在又被韓趙魏三國擋路的秦國,並不是完全沒有了擴張的餘地。
與未來的東擴相比,如今的秦國還有更方便的擴張之路。
巴蜀二國。
這兩個國家分開來,每個都有大半個秦國那麼大的國土,更何況加起來的面積。
秦國吞併了這兩個國家之後,國土的面積就能超過歷史上是如今面積最廣的楚國、這裡面積最大的越國。
國土可是和人數還有糧食之類的東西息息相關的。
終於弄出了軍功爵制這個東西,沒有土地封賞,怎麼行?
一直在冒壞水的某人,不僅挑唆著原本就相互不和的巴蜀二國爭鋒,還將主意打到了秦國與這兩國相互隔絕的崇山峻嶺之上。
李白的《蜀道難》一詩中,“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雖然有些誇張,但是多數還是事實。
天然的屏障隔絕了秦國對這兩個國家的擴張之路。
觀源這貨,向蜀王表示,可以送給他美女以通婚姻,不過,中間起碼要有一條路可以走吧?
他以為,蜀王應該會派出士兵們做打通山路的工作,可是沒想到,他真是太天真了。
詩仙大大,以後如果能到唐朝,我一定會去膜拜你的。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原本以為只是李白的詩句的誇張,但是想不到是真的。
蜀國雖然沒有派出五位壯士來接五位美女,但是也只派出了一隊士兵而已。
然後,就像神話傳說中的五丁開山一樣,那些士兵看到了一條大蛇進入山穴中,在奮力將蛇拽出來的時候,山塌了。
路,開了!
後來,觀源發覺,或許,開山的原因,與那條蛇的關係更大一點。
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左傳》
蛟,龍屬,無角曰蛟。——《韻會》
或許,那條蛇,是達到了某個關鍵時期的、將化龍的龍屬也說不定。
但是不管怎麼樣,檢驗變法成果的時候,到來了。
——————————————————————————————————————
元王,名師隰,靈王太子,年五歲,靈王薨。以年幼之故,為叔祖悼子奪位。悼子者,簡王也。
及長,恐為人所害,奔魏。
出子二年,自魏歸,登王位,黔首【百姓】慶之。
立獨子橫為太子,以公孫鞅為太子傅,又封左庶長。
爾後,令公孫鞅實行變法,後人稱“商鞅變法”也。
元王十年,出兵滅巴蜀二國。
令群臣善農、治【治水】者,修堤鑄堰。
有堰名都江堰,有渠名商君渠,自是,吾國之土多沃野、無凶年矣。
元王十五年,楚肅王崩,其弟繼位,是為楚閔王。
至閔王,楚為越所滅,自是無楚矣。
元王初年,趙曾為魏所圍,出兵於衛,魏君怒而退趙。
衛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