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事。本府隨一名道人習了一門養生吐納之術,這些日子練下來,只覺神情氣爽,體健身輕,心中甚是欣喜。不想心急成功,練的有些過急,這幾日總覺肺腑有些燥熱煩悶,可那位道人又云遊四海去了,本府便著人往府谷探訪那位道人的師弟碧荷觀主。想請他來診治一番,不想那位觀主不願離開,咳咳……”
程德玄關切地道:“大人怎麼能相信那些江湖術士傳授的功夫,吐納之術,一旦出了岔子,可是會傷及五臟內腑的,大凍切切不可大意,還是早早延醫診治才好。”
楊浩擺手笑道:“多承程大人關心,我想那位道人是不會害我的,應該是我所煉不太得法吧,咳咳咳……”
程德玄忙道:“既然如此,大人這幾日還是先停練了吧,待氣息勻順了,或者向那道人問個清楚。再接著練下去也不遲。”他呵呵笑道:“大人春秋正盛,恰當壯年,這養生之術也不急著去練。”
“說的是,咳咳……,且再看看吧。幸好如今我蘆州諸事都已理順。眼看寒冬將至,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公務雷要處理,如果還有不妥,我便親往府谷拜訪拜訪那位碧荷觀主。請他診治一下便是。啊,時辰不早了,本府要回去更衣理事,程大人請。”
“楊大人請。”二人相互拱拱手。便各自循著一條山徑往山下走去。他們的住處都有直通這後山的道路,下山並不同行。
“大人,你修煉吐納之術,果真有些不妥了?”程德玄一走,壁宿便關心地問道。
楊浩微笑著搖搖頭:“我好的很。哪有什麼不妥,這麼說,只是預埋一個藉口,再過兩日,我把州府裡的事交待一下,便要離開一趟。我現在是蘆嶺州知府,照理說為官一任,不奉詔、不請命,是不得擅離轄地的,雖說這西北地方山高皇帝遠,沒幾個官兒守這規矩,可這面上功夫總還得做做。”
“大人要離開府州,往哪裡去?”
楊浩目光一閃,眺望遠方層山疊巒之間,淡淡說道:“霸州!”
此去馬蹄何處?自然是度關山,了恩仇!
第三卷 蓮子始生 第223章 隨波逐流處處安
“楊大人,恭喜、恭喜啦!”
傳旨太監顧若離將聖旨交到楊浩手上,笑吟吟地道:“恭喜大人榮升和州防禦使、右武大夫,我大宋的臣子,自入仕以來不到一年光景,便自從八品一口氣兒升到正六品的,屈指數來,也只有楊大人一人,足見官家對楊大人的青睞,楊大人只要勤於政事,公體為國,效忠於朝廷,前程必然不可限量。如今楊大人榮升驍騎尉,赴京為官,雜家先賀大人的喜”。
和州防禦使是楊浩他的官職,比他原任的團練使又高了一級,已和廣原程世雄相同了。武功大夫則是他的品級,官員的待遇、俸祿,要根據他的品級來給付。但是宋朝的官兒真正有多大的權,要看他知的是什麼差,提點的是什麼事,他現在有職、有職,就是沒安排具體的差使。
“呵呵,大官誇獎了,官家如此厚愛,楊浩是受寵若驚呀。大官一路跋山涉水,遠來辛苦,快請淨面更衣,落座歇息,來人啊,上茶。大官,請。”
大官是對品秩較高的宦官的稱呼,楊浩迎接欽使前先向範思棋、林朋羽等幕僚們仔細打聽過了的,這時候的太監還是一種官職,並不特指閹人,閹人也不稱公公,品秩高的稱大官,次一點的稱閣長,普通的閹人則稱為中大人、中官。
顧若離是內侍副都知,當得起大官之稱,見他恭敬有禮,便笑眯眯地應了,與他並肩走向上廳,楊浩一招手,反穆羽喚到面前,低聲道:“你去,向唐姑娘借四個伶俐乖巧的丫環,就說本官要用來招待一位上差。”
穆羽領命,急忙向外走去,外面自有人過來撤了香案,楊浩陪著顧若離進了上廳,叫人看客侍候,自己卻走到中間的書案之前,將聖旨恭恭敬敬地擱在上面,他見旁邊有插著鮮花的瓶兒,恐有人不小心颳倒了瓶子,裡面的水會把聖旨浸染了,忙將花瓶兒也挪開。
楊浩心想:“聖旨這玩意兒後世可不多見,尤其是宋朝的聖旨,好象一件也不曾傳世。我現在已經得著兩張了,回頭我就用,飛羽,傳遞密信的法兒,做個大號的密封竹筒,把這聖旨都密封了藏起來,給我的子孫後代傳下去,這都是難得一見的古董,過上一千年,到時候一張怎麼不得賣個幾十萬?”
顧若離哪曉得楊浩心中的打算,他在一旁冷眼旁觀,見楊浩對聖旨的愛惜呵護、恭敬珍重,確是發乎真心而非做作,不由暗暗點頭。
這次奉詔傳旨,他懷裡可是還揣著一道密旨呢,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