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祭司追隨(第2/3 頁)
種辦法,但是,勸說你的父親放棄對米諾斯王國發動戰爭這件事情,卻並不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所以,會不會你親自跑一趟首都,隨後當面對你父親說說自己的理由,要比較好一些?”
認為重要的事情進行當面談判要遠好於用書信進行交流,杜羽卻很快就在發表了這樣一番意見之後,迎來了伊茲密王子的否定。
“雖然從禮儀這個角度來說,這麼重大的一件事情,確實由我本人親自到我父王面前去進行闡述要更好一些。但是假如當面闡述理由註定了我必須在這個時候選擇把你留在這裡兒,而僅僅只是自己返回首都的話,那麼,這種做法就絕對是一種不可能被採用的愚蠢行徑。”
杜羽作為一個在埃及近海地區被米諾斯王國綁架的人,在現如今好不容易才逃離了米諾斯王國的情況下,她最為迫切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刻返回埃及,前去尋找她的愛人。
因此,哪怕伊茲密王子在帶著她和路卡踏上安納托利亞高原之後,因為想要一盡地主之宜而選擇邀請她前往赫梯的首都哈圖沙做客,杜羽也只可能會在覺得伊茲密一點都不知情識趣的同時,直接斷然拒絕他的邀請。
既然杜羽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跟隨伊茲密一起去往哈圖沙,那麼,伊茲密選擇在這個時候把她給單獨拋下,只自己帶著護衛們前往首都,可就真的是太過愚蠢了。
“雖然我不願意把事情發展往壞的那個方面去想,但是,假如說在我離開這裡返回首都之後,你在去往埃及的路途中遇到了什麼意外,這可怎麼辦呢?”
杜羽是以無病無災,沒有任何傷痛的方式來到赫梯的,而在接下來護送她返回埃及的路途中,赫梯士兵卻並沒有盡好保護她的責任,致使她一個不小心在回程的過程中受傷或者說是直接死亡。
於是乎這樣一來,身為杜羽的保護者,但是卻最終還是讓她在自己的國土上出了問題,赫梯王國當然就必須得對杜羽遭遇的意外負起責任了。
“假如說事情真的發展到那個地步,那麼不要說我們進行的前期投資全部都打了水漂,在我們很有可能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答謝的情況下,我們更加有可能會和埃及直接反目成仇。”
“所以,既然我對父王的勸說能夠放在信件中加以完成,我現如今想讓自己的國家獲得最大的利益,當然就應該帶人護衛在你身旁,保證你在接下來的旅途中,絕對不會遭遇任何危險了。”
不論是出於自己的私人感情,還是出於對國家的利益進行考慮,伊茲密都肯定會一直陪伴在杜羽身旁,直到她順利回到曼菲士身邊為止。因此,既然擁有了這樣一個理由,伊茲密不折返回去對自己的父王進行當面勸說,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你真的有那個信心在自己最終確定了防災減災的實施方案之後,居住在下埃及沿海地區的子民,一定會配合你和曼菲士所下達的命令,應對未知的災難嗎?畢竟,就算現如今愛西絲以及卡布達大神官都不在了,我也始終不認為,埃及內部就是完完全全的上下一體,沒有任何想要反對你或者說是反對曼菲士的勢力了。”
並不是依靠自己的情報網路查探到了什麼切實可信的訊息,伊茲密現如今之所以會說出這番話,不過是他基於自己王儲的身份,以及多年來與自己弟弟進行的政治鬥爭,所最終得出的結論罷了。
“你所說的這種情況我當然也有所考慮。所以,在我自己本人本來就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的情況下,到時候假如真的有那個必要,我當然會和曼菲舍一起下令,把該殺的人給毫不猶豫地直接斬殺了。”
早就已經在現代社會充分體會過什麼叫做輿論的力量,杜羽面對著那些想要藉機煽動人民,顛覆埃及現如今的統治,或者是直接干擾沿海地區的人民進行避難的人,絕對不可能會手下留情。
“假如到時候有人詢問我,米諾斯王國明明就和埃及沒有任何關係,智慧之神所降下的啟示,卻為什麼偏偏不涉及埃及本土,而非要涉及米諾斯王國,我當然會回答他們,誰說未來的這場災難和埃及毫無關係了?火山灰以及海嘯,不是同樣都會波及到埃及本土嗎?”
“至於假如有人問我,為什麼日食的發生能夠進行準確預測,而火山爆發以及海嘯來襲卻不可以,我當然也可以回答他們說,正是由於我當時被強行帶上了聖托里尼島,所以,托特神才會在不知道我究竟會被迫在那個島上停留多久的情況下,未雨綢繆地給予我一些警示。”
“至於為什麼警示的內容會模糊不清,那當然是因為,米諾斯王國與埃及所信仰的神明不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