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應對方略(第1/4 頁)
就算能夠藉助陸地上以及海上的這樣兩條糧道,確保賑災糧的充足,埃及在僅僅只做了這樣一些前期準備的情況下,所採取的防災減災措施也依舊是完全不夠的。
因此,不僅僅需要保證糧食的充足,與此同時還必須得保證飲水的充足,曼菲士自然非常明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開採礬石礦究竟有多麼的重要。
“無論是絕大部分依靠尼羅河的河水生存的埃及人,還是少部分依靠沙漠綠洲地區的泉眼生活的埃及人,面對著紛紛揚揚從天上落下來的火山灰,明礬淨水對他們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現如今的埃及人沒有辦法做到於家中進行大規模儲水的情況下,想要把新鮮乾淨的泉水或者是河水在煮沸之後密封起來進行儲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為了保證在火山灰大規模地降落下來,並最終導致河水與泉水變成了泥巴水的時候,全埃及的人民都可以藉助明礬的力量,讓自己的飲用水在短時間內變得乾淨、澄澈,明礬這種東西就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提前儲備了。
“根據我們在最近一段日子裡去進行實地走訪所調查得到的結果來看,尼羅河三角洲的人口密度實在是太大了。因此,就算我們能夠透過觀測火山活動的方法,進而做到儘可能提前地採取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想要一次性地把那麼多的人進行轉移,也是非常困難的。”
用普通的泥磚以及石塊建造起來的房屋可以不要,但是,居住在這些房屋裡的埃及人,以及那些被這些埃及人飼養的家禽和家畜,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夠輕易捨棄的。
“已經栽種下去的農作物我們沒有辦法進行轉移,但是,受災地區的災民以及物資,我們卻能夠儘可能地做到轉移。只不過,相比起到時候危機已經迫在眉睫的時候再開始進行轉移,我們提前就行動起來,動員一部分當地群眾現在就開始進行轉移,很明顯是要更加明智的做法。”
面對著杜羽的這樣一番提議,伊姆霍德布表示:“在如何才能夠讓這麼多的人和物在短時間內進行轉移這個問題上,我們埃及完完全全就用不著擔心。”
“因為當初在埃及近海地區吃了大虧,所以,為了能夠應對原本應該對米諾斯王國發起的戰爭,埃及工匠,早就已經在法老陛下的號召以及命令下,打造起了能夠幫助我國戰士輕鬆橫跨地中海的牢固戰艦。”
“現在,雖然這場原定應該發動的戰爭已經不會再爆發了,但是,原本投入建造的那許多戰船,現如今卻基本上全部都已經建造完畢了。擁有了這些在下埃及地區建造出來的船隻,我們完全可以非常輕鬆地把需要進行轉移的人員以及物資,從河流下游帶到河流上游來。”
“而那些原本為了海上作戰而專門訓練計程車兵,他們也完全可以在借道紅海,前去東方國家購買糧食的這件事情上,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在尼羅河東側的地區原本就擁有著不止一個沙漠綠洲城鎮的情況下,採購糧食的隊伍完全可以從尼羅河岸邊出發,隨後途經這些城鎮,到達位於埃及東側的紅海。
至於,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夠把非常適宜於在海上進行行駛的船隻,從尼羅河的中游或者說是上游地區,運送到東部沙漠那一邊的紅海去,這在伊姆霍德布看來,也完全就不是問題。
埃及現如今製作的船隻,其製作原材料除了用來充作船帆的大塊布料以外,僅僅只擁有木板以及繩索這兩樣東西而已。完全不存在現代金屬船隻的焊接技術,與此同時更從頭到尾沒有用過任何一顆釘子,埃及的船隻是完全可以進行拆卸隨後再重新組裝起來的。
曾經還生活在現代的時候,就有幸透過科教片見識過這種只需要繩索和木板就能夠組裝起來的船隻,杜羽更在現如今已經在埃及生活了那麼久之後,對這樣的船隻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木板在遇到水之後會因為吸溼的關係而膨脹起來,但是同樣被水浸泡過的繩索卻不會膨脹而是反而會收縮,於是乎,面對著這樣的木板以及用特定材質製造出來的繩索,被組裝出來的船隻自然就可以進行拆卸以及再組裝了。”
正是因為埃及船隻所具有的這種便利性,所以完全可以在把這些船隻從作為製造地的下埃及地區透過尼羅河運送到上埃及地區之後再進行拆卸,被派遣出去的糧食購買隊伍,完全可以帶著這些被拆卸了的船隻,藉助馬匹以及駱駝的幫助,非常順利地到達紅海。
只需要在紅海沿岸設立碼頭,就可以在將來船隊歸來之後,把他們購買來的糧食非常輕鬆地運送回尼羅河河岸,埃及人更可以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