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了猜忌之心,朝堂之上再不復貞觀之初主明臣直狀態……
日蝕發生後不久,征伐高句麗兩路主帥之一刑部尚書、鄭國公張亮被人以謀反罪告發。
回京後還是繼續監國李治,收到舉報則子時,根本不敢相信像張亮這樣元老功勳會謀反。
這種事就是政事堂也不敢隨便處理,李治只得請他爹定奪。
結果,李世民出人意料地派了馬周去調查此案。
馬周大病初癒,接到命令後也不敢推脫,當即趕到張亮家鄉實地調查,結果還真給他查出了張亮不少忤逆犯上事情來。
張亮此人早年瓦崗寨起事,與李世勣交好,後來說服李世勣降唐,並投靠了當時還是秦王李世民。後來李世民與建成、元吉明爭暗鬥,張亮一直作為一支伏兵潛伏洛陽,使得李世民有了發動‘玄武門之變’倚仗。跟老上司李世勣相比,張亮此人算是典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代表,雖有幾分豪傑義氣,卻極容易受人蠱惑。
馬周到了張亮封地,很就查出他結交江湖術士,豢養五百義子事。
李世民得到馬周調查結果,根本不給張亮再次面君機會,直接讓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出面送他上路。
張亮一案後,朝野俱惶恐不安。
不久,太子太師、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保、宋國公蕭瑀各自上書辭去調護之職,李二陛下連假惺惺挽留一下都沒有,直接準了。
這場官場風波唯一沒有受到波及是還帶兵外收拾薛延陀李世勣。
貞觀二十年八月,老將李世勣大破薛延陀,先後斬首五千餘級,俘虜三萬餘人。
李世民聞報大喜,下旨大饗諸軍,並太極殿設宴犒賞長安各軍眾將。
吳詡那天正好當值,有幸目睹了一群威風凜凜甲冑將軍。
李二陛下當天性質極高,令諸將開懷暢飲不必拘禮,又讓吳詡取來令牌,命眾人行酒令取樂。
一幫漢子哪裡會玩這麼文藝遊戲,紛紛告饒。
於是,李二陛下就命吳詡擊鼓傳花,得花者自飲一杯,並說說自己小名及來歷。
吳詡聽到這話,倒是大感興趣,她還不知道李二陛下小名是啥呢……
而且,李小九小名‘雉奴’,來歷也值得探究~~~~~
結果,第一個中招是個虎背熊腰,滿臉鬍子雄壯大漢。
這漢子很扭捏地表示他滴小名叫“五娘”……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還記得大明湖畔‘李五娘’嗎?
第134章
第十章天命 02
漢子的話音落後,眾人先是愕然了好幾秒,繼而鬨堂大笑。
李二陛下也拍幾大笑,直問道你這麼個兇猛大漢,怎麼取了個妹子的小名?
那漢子倒也老實,憨笑著解釋道:“末將家中行五,幼時多病,家中假作女兒養,故而取名‘五娘子’……”
這話說完,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吳詡也忍俊不禁,她只道那些威風凜凜的漢子小名叫個‘狗蛋’‘二娃’之類就夠有趣了,誰知一開場就來這麼個勁爆的!
金剛和芭比的反差實在太大,總讓人覺得莫名的喜感。
李治笑盈盈舉杯,道:“李將軍宿衛玄武門辛苦,孤敬你一杯……”
“多謝太子!”那漢子豪爽一笑,舉碗一飲而盡——沒錯,漢子們用來喝酒的都是巴掌大的漆碗,就這樣,他們還嫌小呢= =
李二陛下對兒子這一舉動表示十分讚賞,又聽他提到玄武門,不免多問了‘五娘’同志兩句:“朕記得卿應該是武安縣人,不知現居何勳吧?”
‘五娘’同志抱拳答道:“聖人所言不差,末將正是武安人士,蒙聖人恩典,受封武連縣公……”
李二陛下撫掌大笑,“好好好……你是武安人,領左武候中郎將之職,鎮守玄武門,又受封武連縣公,還叫‘五娘子’……”
“李將軍果然是與‘武’字有緣啊……”不知哪個將軍吼了一句。
眾將又是一陣大笑……
李治也點頭笑道:“果真巧合……”若是姓武,豈不是湊齊了五個‘武’字了~~~
想著,他不禁看了吳詡一眼,卻發現少女正盯著那個李將軍發呆。
李治不由收斂了笑容,不悅地咳了一聲,回頭正要請他爹宣佈繼續遊戲,卻發現他爹的臉色也忽然變得有些奇怪,目光似乎也投在了那個李將軍身上。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