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4/4 頁)
。
政贊藏頓沒有騙他,可是泥婆羅王已經背信棄義了!
最後,政贊藏頓死了,他被俘了……
大唐的天皇看起來還是十分年輕的,也如傳聞中那樣仁慈。
芒松芒贊就如當年的扶余義慈那樣,被封了侯爵,賜了府邸,送到了洛陽長住。
而吐蕃的統一之戰才剛剛開始而已。
吳詡坐完月子的時候,正是小四郎滿月之期。
李小九陛下為慶賀四郎滿月,大赦天下,賜酺三日。
除了封賞文武百官之外,大唐上下的體制改革也從這一年正式來開了帷幕……
顯慶七年八月,二聖下旨在東都設定國子監、大學堂,統招全國考生,配備教授如長安例。同月,天后改後宮嬪妃位份名稱,改宮人服役年限,較顯慶初再減一年。天皇改三省六部舊稱及百官名:尚書省為中颱,門下省為東臺,中書省為西臺,左右僕射為左右匡政,左右丞為肅機,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
顯慶七年十月,樂安縣公任雅相猝卒於邏些城,吐蕃餘孽勾結城內細作,得知邏些城兵力空虛,竟然糾結十萬人馬忽然圍城。副將王玄策臨危受命,以一萬兵馬誓死守城,終於等到了薛仁貴援軍,反敗為勝。
顯慶七年十二月,薛仁貴軍剿平吐蕃餘孽,李小九陛下下詔,以吐蕃為西番都護府,由王玄策任第一任都督。
與此同時,太子殿下的選妃前期行動也開始風風火火的開始了。
初步入圍的幾個太子妃人選都是頗有來歷的,分別是博陵崔氏的嫡女,京兆韋氏的嫡女,絳州裴氏的嫡女,還有之前被看好的司衛少卿楊思儉之女楊氏,以及剛剛過世的任雅相之孫女任氏。
這幾個小娘子無論是出身、容貌,還是性情都是如今長安城未婚小娘子裡數一數二的,無論選誰做太子妃都不會讓李弘吃虧的。
這也是吳詡跟李小九還有楊氏幾人從數以百計的候選人裡面精挑細選出來的結果——重修氏族志的好處是不少,可在聯姻方面卻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許多新晉的世家根本沒啥根基,教養方面根本連跟一些清流人家都沒法比,居然還腆著臉想把家裡的小娘子送到東宮來了?
光是剔除一些沒有底蘊的候選人,吳詡等人就花了近一個月時間。
好容易選出了這五家小娘子,結果年紀最小的任氏因為祖父過世,只能遺憾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