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2/4 頁)
做了什麼。
輿論整體扭轉,網上到處都有人在議論這件事,心疼和安慰蒼山君,但是比起第二次庭審之前的拼命公關,星澤公司和相關的網站媒體這一次卻出奇地安靜。
唯一還在繼續的,就是關於實驗方面的文章和發言。
從實驗定案,到新白在整個研發過程之中的成果都被公佈了出來。有個志願者甚至上了電視,據說對方是跟王振喜同時參與實驗的一個青年,還是個絕症患者。
“……我本來都已經絕望了。我的家境並不好,如果要治病,家裡的經濟就會變得非常緊張,而且很大可能最後還是治不好。問題是我這個病,就連想要賣器官都沒辦法……然後我去復職的時候,原來的老闆就問我願不願意參加一個新科技方面的實驗……”
“……薪水非常高,我當時心裡也嘀咕。我是一咬牙去的,想著就算最後就算出事,也能拿一筆賠償金,至少能夠我父母重新養大個弟弟妹妹……”
“新白的實驗危險嗎?你說工資很高,到底有多高?為什麼會給這麼高的工資?”
“實驗的內容大概都寫在合同上面。梁總是個比較精細的人,我們的實際工作內容和合同上註明的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徵詢過林總的同意之後,把具體的合同檔案也帶過來了,你們可以自己看。”
合同的內容被給了數秒的大特寫,一般清晰度的畫面,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個字。觀眾只要暫停一下畫面,就可以仔仔細細地把整個合同讀一遍。
但是電視上的顯示只持續了十餘秒,採訪者似乎就已經讀完了整份合同,對青年說道:“這工作內容看上去不是很危險,但是沒有標工資。”
青年解釋道:“名義上我們都是志願者,因為目前在國內高薪招聘實驗者是違法的,涉及倫理方面的議題,如果被發現可能會被叫停實驗,甚至會被直接解散公司……王振喜用來威脅梁總的就是這件事。”
“……說起來,星澤和新白好像在這項研究上是合作關係,星澤也是這樣招聘受試物件的嗎?”
“不是,星澤是老闆和研究員直接自己參與實驗。因為這樣,他們的研究進度其實比新白還要慢上一些,不過這個專案星澤主要是軟體技術和渠道入股,所以是各自佔一半左右股份,星澤多2%。”
“也就是說,虛擬技術的研究之中,新白才是主力,是這樣嗎?”
青年點點頭。
……
“在你看來,你們老闆是個什麼樣的人?”
“是個好人。”青年說道,“你看外表可能看不出來,因為他性格上比較強硬,果決,獨斷,所以看上去並不好親近。但是他是個很有能力的人,賞罰分明,對員工也關照。在新白工作的福利很好……這點星澤好像也是一樣。不過林總感覺更和氣一點,老闆就比較冰山。不過他確實是個好人,還透過私人關係幫我聯絡過醫生。”
……
節目上展示了梁季聞的照片,對於王秋茵來說,梁季聞的樣子其實比照片還要熟悉,因為他是江大的學長。
他們說梁季聞擔任外聯部部長以後,承擔了很多校內活動和社團經費的捐助。據說他跟自己部門部員最後說的話,是“等明年我卸任了,你們就去找林舒。他捐錢的時候比我敗家多了。”
王秋茵之前加入了新聞社,前幾天被勸退了,因為前兩天學生會卡了社團的經費,理由是部長缺失,資金告緊,據說下個學期甚至於接下來,社團經費都不會批得跟以往一樣寬鬆了。
雖然其它社團也受到影響,但只有新聞社被完全卡死,原因當然是因為有王秋茵在。
王秋茵就退社了。
梁季聞在學校的人氣非常高。
第三次開庭,這一次,林舒向法庭展示了完完整整的證據鏈,這條證據裡面,附上了完整的監控錄影,包括居銘豐和林舒之前可以切割掉的那一段,以及一封來自於死者的遺書……或者說自白。
這封自白詳盡地說明了王振喜威脅梁季聞和失誤自殺的整個過程,詳盡到年月日小時。裡面的內容沒有鐵一樣的證據,卻存在著更多可查證的餘地。
經過再次檢查,法庭方面認為證據有效。
不過最令人意外的還是王秋茵在法庭上當場跳反,聲稱認為林舒所述屬於實情。楊北聽到她發言的時候,當場簡直目瞪口呆,卻不料王秋茵突然開始敘述王振喜失蹤之後受到林舒父子幫助的事情,並且把楊北在慫恿她起訴時候挑唆的內容一一敘述了出來。
案情峰迴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