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佾 第 三551
皇大帝歸誰管?玉皇大帝的媽媽——瑤池聖母。 由此看來世界上的宗教,最高都是女神。 天主教來個聖母,佛教的觀音菩薩,中國的瑤池聖母。 所以女性還是最偉大。 同時也可知人們講了半天的宗教,儘管教理和教條如何如何的,但他們最後還是崇拜女性的,因為母性的慈愛畢竟是最偉大的。 像這樣一個宗教組織,無所不包,代表了中國人的政治哲學思想。 所以天與人是一貫的。王孫賈問孔子這個奧與灶的問題,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告訴孔子說,你老是跟諸侯往來,我們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講幾句好話,是沒有用的呀!你拜訪了諸侯,還是該來向我們燒燒香。孔子卻作正面的答法:“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這是中國人宗教思想的精神。 他說一個人真的作壞人、做壞事,怎樣禱告都沒有用,任何菩薩都不能保佑你。 所謂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 換句話說,人有人格,尤其須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來的庇護。 如果進教堂,上帝就保佑,那麼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賄賂的罪。 同時也等於孔子答覆王孫賈說,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於如此而已。從上面的話也可知道,由周代開始的文化,和孔子的教化,始終走人文文化的路線,所以孔子又說: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這就是前面提到過,中國夏、商、週三個朝代文化的演變:夏尚忠,殷尚質(鬼)
,周尚文。 尚的意思就是崇尚、偏重的意思,夏的文化偏重於忠誠、樸實。 殷商的文化仍是重
169
651論 語 別 裁
質樸,但是宗教觀念很強。 周代文化呢?我們今天講孔孟思想中的中國文化,就是周代文化,重在人文文化。“周監於二代”
,是說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上古之大成。我們今天的中國文化,是以周代文化作代表。“鬱郁乎文哉”
,鬱郁是形容詞,意思是非常茂盛、偉大與光輝的人文文化。 孔子在此自稱他的文化思想,是承先啟後,發揚周代的文化精神。 這是連線到上面所講的宗教文化之後。 孔子認為只有人文文化這個路線是完全正確的。
量力而為 謙虛好學
現在講到另一段: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
入大廟,每事問。 子聞之曰:是禮也。
量力而為 謙虛好學鄹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即鄒。 鄹人之子即指孔子。 這一段所講的應該是正當孔子做魯國司寇的時候——司法行政部長兼行政院副院長(古代官制,無法與現代比類,為了便於瞭解,姑且作此近似的比擬)
,參與了代表國家、代表王室的宗廟大典。 他進去以後,對於每件事都要問問清楚,向人請教。 走哪裡?坐哪裡?每事都問人。 於是有人笑他說,一般人亂捧,都說孔子這個人了不起,處處懂禮,可是這個“鄹地佬”進了大廟,什麼都不懂,事事都向人請教。 這話被孔
170
八 佾 第 三751
子知道了,他說:“這就是禮啊!”以前我們提到過,假如出國到了別人的國度,風俗習慣不同,對人家的事,不懂的應該多問。 到人家家裡也是一樣,求學問也是一樣,做事也是一樣,誠懇向人請教,就是禮的精神,也是作人的道理。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是古代傳統的武功——射箭,那時的武功還沒有發展到少林寺、武當派(這些是唐、宋以後的事)。周代的軍事武功是車戰的時代,最重要的武器還是拉弓射箭,武功高低的標準,就看射箭的高明到什麼程度,相當於現代打靶、射箭的標準,在於射中了紅心沒有,而不問箭能否透過牛皮,每枝箭射中了標的,就絕對夠標準,箭能不能透過牛皮,則不作考慮。因為每個人天生的膂力不同,有些人膂力很強壯,他的箭不但可穿牛皮,甚而可穿過牆,有些人的箭射出去不能穿透牛皮,但他每箭都中紅心,也就夠標準了。這一段是說明作人做事,夠不夠道德的標準,只問合不合正道,並不苛求他對事功成就的程度。 因為沒有機會給他表現,環境不對,時代不對,他也就無從表現,這有什麼辦法?由此觸類旁通,對人對事就可減掉些苛求了。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非常慎重的祭典之一——告朔。 每個月的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月暗為晦。 過去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