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學說,但是究竟要什麼樣子才能叫“儒”呢?孔子在這裡提出來分為兩種:一種叫君子之儒,一種叫小人之儒。 如果再進一步參考《禮記》中的《儒行篇》,便有很多儒者型別的標準。 一個儒者應當有怎樣的行為,他的作風以及人格的規範,在《儒行篇》中,說得很清楚,也包括孔子在這裡所提兩種儒者之一的君子之儒行。我們現在來說,什麼叫小人儒?書讀得很好,文章寫得很好,學理也講得很好。 但除了讀書以外,把天下國家交給他,就出大問題,這就是所謂書呆子,小人儒。 所以處理國家天下大事,不但要才德學三者兼備,還要有真正的社會體驗,如果毫無經驗,只懂得書本上那一套,拿出來是行不通的;不知道天下事的現實情狀就行不通。 比如說,這兩天美國總統到了中東,他在那裡講些什麼?知不知道?如果說報紙上有新聞;報紙上登的,和原有的真話,不知相差多遠。根據報紙你就可以評論天下事,這是書呆子之見。 君子之儒有什麼不同?就是人情練達,深通世故。 如前面所講的,子路的“果”
,子貢的“達”和冉求的“藝”
,都具備了,那就是“君子儒”。
知 人 之 明
子游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曰:有澹
309
692論 語 別 裁
臺滅明者,行不由徑。 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子游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歲,姓言名偃。 他出去做官,在武城這個地方為“宰”——首長。 回來看老師,孔子問他在地方上得到人才沒有?講到這句話要注意,從歷史可以看出,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對後輩的培養。尤其在漢唐,對地方的人才,都經過慎重的選拔,並且視選才為重要工作之一。 所以子游這個學生來看他,孔子的第一句話,就問他在地方上發掘到人才沒有。 因為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時代都要人才。 所以孔子第一句話就問這個問題。 子游說:“有個澹臺滅明。”號子羽,比孔子少三十九歲,相貌很難看。 中國人常用孔子一句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是指此公的故事。 在這以前他曾見過孔子,我們這位老夫子,這天不知道什麼事情心情不好,看見這個年輕人怪難看的樣子,並不太注意他,這位年輕人沒有好久就走了。 不過他還是願意做孔子的學生,學問非常好,後來成為不得了的人物。 歷史上記載: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們名動諸侯。 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歡迎他。 而且他還帶有點英豪俠氣。 子游在武城發現了,又介紹給孔子。 所以孔子後來感嘆“人不可以貌相”
,以外形去判定一個人才,往往會有失誤。孔子自己承認錯了。錯了就錯了,孔子非常勇於認錯。子游向孔子報告,找到了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才。 此人“行不由徑”
——這句話照古人的解釋,是說走路絕不走小路。如比之現在的情況,不走小路,難道走大馬路?不被汽車壓死才怪——子游又說他從來沒有到我房子講過私話。 對於漢代以來“行不由徑”解釋為“不走小路”的說法,(朱注:徑,
310
雍 也 第 六792
路之小而捷者。)我不同意。 古時候“徑者道也”
,並沒有說必是小路,人光走大路,不走捷徑是笨蛋。 難道是瞎子,小路不敢走,怕跌倒?那麼什麼叫“行不由徑”呢?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澹臺滅明後來帶了弟子,在南方一帶,遊說諸侯,名動公卿。 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對他重視。 這個人有江湖豪氣,“行不由徑”是說他行事從表面看來,有時不依常規,不循常道,有點滿不在乎的味道,有如子貢那個“達”字的道理一樣。因為他“行不由徑”
,所以孔子對他也看走了眼。言偃在這裡講他“行不由徑”
,表面看來有違常規,但是他又發現澹臺滅明還有一個很大的長處——很講義氣,絕對無私,不是為了公事,從來不到子游的房裡來。 因此,我認為“行不由徑”四字,當作此解。 但我這個說法,也是“行不由徑”的。 此舉實在並非故意,因為發現這裡面有些混淆不清,只好套用孟子一句話:“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功 成 身 退
這一篇上面都是講學生的故事;下面是對當代一些人物的評論,說明待人處世的學問之道。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孟子反,是魯國的大夫。 在魯哀公十一年這個階段,當時魯國有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