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灞橋是離市中心很遠的一個區,基本上是郊區),而且還是中專生,我家雲峰可是大學生呢,還是本系統的,工資可比她高”
雲峰沉默了一會兒,嘆口氣,說“我沒分到市局”他爸他媽都吃了一驚,怔住了。
他媽趕忙說“那分到哪裡了?韓森寨的那個分局?那也好,上班近,出廠門就到”
雲峰把派遣證拿出來,他爸一把搶過去,看了半天,他媽也湊過來,也看了半天。他爸很疑惑“這是個啥單位?看名字好像還不錯,國字頭的,你們本系統部裡面直屬的?”雲峰喝酒,抽菸,然後說“我也不知道咋樣,去報到了再看吧”。他媽想想說“那我還給汪大姐回話不?你去不去見那個女娃?”他爸又吼“你瞎攪和啥呀!我明天先去大慶路看看。經常過大慶路,好像沒見過有個這單位”
1998年的這個夏天,所有這年的大學畢業生都在為奔赴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做著準備,買上班穿的衣服、上戶口、租房子,像沒頭蒼蠅一樣在即將“夢想開始”的城市裡四處亂撞。李雲峰同志卻無事可幹,他的派遣證上寫的要8 月底才去單位報道,他又是在本市上的大學,畢業分配也在本市,所以根本不用遷戶口。至於上班穿的衣服,老媽已經給他準備好了,找廠門口的裁縫作了2 套西裝,總共才200 大元。再找他在康復路賣衣服的老舅要了幾件賣剩下的男式襯衣,就這樣了。他老爸說的“國營單位,就這樣行了,你又不是去凱悅上班!”
相信看過《讓青春繼續》的各位朋友,對於文中主人公百腦當年報道上班的那一段都覺得比較新奇,畢竟當年透過“分配”方式到國家事業單位參加工作的已經很少了。我們整個創作團隊完成《讓青春繼續》和《最後時刻》的主要意思,是為我們每一個70s 人寫下自己的青春傳記,我們爭取讓每一個閱讀這個故事的朋友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曾經的影子,就像一個網友評論的一樣“崢嶸歲月的點點滴滴”。這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群體的歲月曆程。所以在《最後時刻》的第一季中,我們選擇讓李雲峰做主人公。創作團隊的這個安排,是考量了各方面的因素。《讓青春繼續》的第二季《在那灰暗日子裡》,百腦剛參加工作後那2 年的經歷對於普通人來說過於傳奇,因此我們認為應該在《最後時刻》裡面補上這一部分,“大多數”人的這一部分。
在後面的幾季中,還有新的主人公出現,甚至也許是大家沒有想到的人。請大家相信創作團隊的決定都是經過仔細考量的,同時我們也並沒有忽視大家的內心想法,我們知道大家想看什麼,但是我們也知道我們有義務,甚至必須要寫什麼。在這裡我們只能承諾:百腦在《最後時刻》裡面仍然是主人公“之一”,嘿嘿。
好了,回到正文
雲峰天天在家裡無所事事,晃過來晃過去的最後把他老媽都晃煩了。他媽本來先就給七大姑八大姨放了口風“額娃要到市電X 局上班了,橫橫”,結果沒想到分配的單位不對,他媽也就不太好再託人給雲峰介紹物件了。在那種大廠裡的宿舍區,家家幾乎就沒有什麼太多秘密可言。左鄰右舍都是十幾年的鄰居,上班又是同事,還有誰家不是知根知底的?
老媽其實一直比較溺愛雲峰,只有這一個兒子,剛出生的時候隨軍在新疆,營養很差,要不是後來回西安上小學後,雲峰喜歡上打籃球,可能現在都他媽長得跟豆芽一樣。老爸倒是一直對雲峰比較嚴,但是畢竟是軍人出身,文化不高,所以除了要求他學習不能差之外,其他也沒有怎麼管。我記得大三的時候,有一次我和大傻張俊三個人跟著雲峰去他們崑崙廠玩,他老爸在飯桌上和我們推杯換盅,煙一根一根地散,說起廠領導全是日媽搗孃的罵,一句一個“賊”,哈哈
雲峰在廠裡呆的實在無趣,想打籃球也找不到人,乾脆就給大傻打電話叫出來玩。大傻說下午過來找他。
下午一直到5 點過,雲峰才收到大傻的電話。跑到廠門口一看,大傻坐在一個刷了“中國電X ”大字的微型車駕駛座上。
雲峰有點吃驚“賊你媽你啥時候學會開車的?”
大傻壞笑“沒學,上週我媽找了個熟人給我買的本兒”
“那你會開不?”
“勉強會,4 月份我們不是和百腦去長安學過一天嗎?”(大傻的一個叔叔在長安縣辦駕校,我們畢業前跑到那裡去學過一天大解放,老子直接開來撞到圍牆上,後來很多年都沒有碰過車了^_^ )
“我賊那也叫學?那松差點把你叔的牆撞翻!”
大傻瞪他一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