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4/4 頁)
司徒撥生來命苦,上任之初,撲面而來的就是香港工人一浪高過一浪的罷工,蘇兆徵彷彿成了他一生的最大剋星。
1921年4月6日,海員出身的蘇兆徵、林偉民、陳炳生等人在孫中山的支援下,成立了中國海員工業聯合會,向香港工人發表宣言:〃請看現在的世界,是工人自由的世界?還是專制魔王的世界?〃激勵海員行動起來,〃猛省覺悟〃,投入鬥爭。
經過細緻的準備,於同年九月,向各輪船公司提出三條要求:一、增加工資。
要求工資10元以下的加5成,10元至20元的加4成,20元至30元的加3成,30元至40元的加2成,40元以上的加1成。
二、工會有權介紹海員就業。
三、簽訂僱工合同時,工會有權派代表參加。
這三條要求,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增加工資;二是改善僱工制,反對包工剝削。
工會的這些合理要求,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
同年11月,工會再次去交涉,又遭資本家的拒絕。
這時資本家卻對僱用的外國海員增加了15%的工資,這更激起中國海員的公憤,紛紛要求罷工,以打擊資本家的囂張氣焰。
1922年1月11日第三次去交涉,並限令資本家24小時內給予圓滿答覆,否則就立即舉行罷工。
最後通牒發出後,資本家仍然置若罔聞,不予答覆。
1922年1月12日下午5時,震驚中外的香港海員大罷工爆發了,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立即發表罷工宣言。
要求全體會員遵守《海員停工規則》,萬眾一心,去爭取勝利。
《海員停工規則》內容包括:凡海員停工上省者要向總會報名,停工者膳宿費由本會供給。
不願赴省裡者費用自備。
停工之後非得本會許可不得私自復職無論是會員還是非會員,都響應工會號召,遵守停工規則,積極投入鬥爭。
海員罷工後,輪船停航。
香港的糧食、肉類、水果、工業原料,以及日用品等來源斷絕,市場貨物奇缺,物價暴漲。
當時正值春節前夕,居民怨聲載道,港英當局陷入極度恐慌。
司徒撥緊張之至。
司徒撥首先派出華民政務司夏理德到工會來進行威脅,說道:〃本港政府是不允許此種罷工行動的。
你們的條件可交本大人替你們斟酌辦理。
你們罷工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