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場慘絕人寰的慘案,“四•;一二”慘案是蔣介石精心策劃的,上海黑社會是他的幫兇。
評析:
蔣介石與上海黑白道的頭面人物的交往,遵循他自己獨特的人際關係哲學,即黑道白道,為我所用即“王道”。這是典型的厚黑之道。他在處於落泊境地時,經陳果夫介紹,到上海大買辦資產階級頭面人物虞洽卿的門下奉職,隨後,又主動請求虞洽卿舉薦,透過白道聯絡黑道,同黑社會頭子黃金榮建立了聯絡。就蔣介石的志向而言,他既不想經商更不願在黑道長期混跡。然而,從他因偶然的機會與虞洽卿相識之時起,就潛意識地本著“不管什麼道,為我所用即‘王道’”的人際關係哲學,廣泛交際,編織關係網路,以備將來需要時所用。
同白道黑道打交道,除了金錢因素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條,那就是情意。蔣介石這方面的功夫比較到家。白道講究信譽,要求忠實守信;黑道講究義氣,他在與黑白道建立聯絡之初,受到冷落、歧視,不抱怨,不卻步,得到黑白道的認同。在政壇得勢後,不記舊怨,不忘舊情,當虞洽卿、黃金榮等人向權貴攀附時,蔣介石熱情相迎,禮遇相待,並且刻意回憶舊情,使來訪者感動至極,虞洽卿的女婿回上海後,稱讚蔣介石是一個重鄉誼、重感情的人。這大大地提高蔣介石在上海的聲望,更重要的是,當蔣介石需要幫助時,他們會鼎力相助。
蔣介石後來利用與白道黑道的關係網,藉助這兩支“偏師”,出奇兵,收奇效。正因為得到他們的支援,蔣介石才能得以在上海站穩腳跟;才有膽量與武漢國民政府抗衡。此後,由於有了以虞洽卿為首的江浙財團的支援,他不僅攫取最高權力,而且逐步鞏固了自己的權位。就蔣介石個人而言,他所結的這個關係網雖然不十分光彩,但“實惠”。
然而,他所依靠的這些勢力所代表的是沒落階級的利益。一個政壇“新星”與已漸日薄西山的階級和人們結合在一起,也勢必在他們共同歡慶“勝利”的同時,也就種下滅亡的種子。這看似是歷史開了一個玩笑,但這又是不可違抗的,說是“天意”也好,說是“報應”也罷,對於陰謀家來說,歷史就是這樣的冷酷無情!
術篇第40節 愛情讓位於政治(1)
巧妙聯姻,愛情讓位於政治
在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中國,政壇是男人的一統天下,加上一些權謀家施用“美人計”之事屢見不鮮,在這樣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若有女人涉政,那隨之而來的便是“髒水”、罵聲滾滾來。在蔣介石與宋美齡聯姻的年代,其政治環境不同,加上蔣介石的那種特殊的身份,對這類婚事溢美之詞不少,但也頗有微詞。
客觀地看,不好說蔣宋聯姻沒有一點愛情因子,但也不能由此可以斷定它真的遠離了政治。這種婚姻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政治聯姻。
事例:
蔣介石青少年時代,是一個多情男兒,十二三歲,就有兒女私情的衝動,年僅14歲便與自己相中的女孩結婚,其妻毛氏比他大5歲,是一個小女婿。後來又上海紅塵女子姚氏愛戀結合。過不多久,又對少女陳潔如一見鍾情,緊追不捨,數年後與陳潔如結婚。如果說他與前兩人的結合有愛情的基礎,那過於牽強;如果說他與陳的婚姻是逢場作戲,那也入了俗套。蔣介石與陳潔如的結合還是有些愛情因素的。他們倆的結合,陳潔如無論是在美貌方面,還是在社交上,都給蔣長臉不少,特別是陳潔如會俄語,在蔣介石與蘇聯政治顧問交談中,充當翻譯,在政治上對蔣有所幫助。據說,蘇聯政治顧問鮑羅廷還送給陳潔如一塊手錶作紀念,從中可以看出陳潔如還是頗有女人的魅力的。
然而,當蔣介石政治上發跡,有了更高的政治目標追求後,他又在物色更能在政治上助他一臂之力的強女人。1922年12月,蔣介石第一次見到宋美齡的時候,立即被其美貌所迷住。宋美齡舉止大方,容貌端正,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對於當時在政壇上嶄露頭角的蔣來說,他以前的三個夫人都顯得土氣,與他的前程越來越不合拍,這是蔣介石追求宋美齡的最初動機。
但更為重要的是,蔣介石追求宋美齡更有其政治上的企求。
首先,為了更好地貼近孫中山,以提高自己的身價。蔣介石的家庭世代經商,但只能算是小康人家,沒有什麼可炫耀的資本。宋家則不然。宋美齡的父親宋查理早年去美國,在美國接受了基督教,成為一名神父。回國後,經商發跡,成為上海的大富豪之一。宋查理還支援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與孫中山的私交甚好,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