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3 頁)
洪林風老老實實地回答說:“看了。”
“鍾正春這一陣在電視上露面不少嘛,又是新聞,又是專訪,又是專題片,豐功偉績,大得很喲。”陳信之氣憤地說,“好像前任什麼都沒有幹,好像自己是廣播電視事業的開創者,什麼某某書記對我們廣播事業特別關心,市委、市政府集體領導放到哪兒去了?這是什麼導向?這是個人私慾膨脹嘛,以前怎麼沒有這樣的新聞、專訪、專題?我看是有目的的。”
洪林風終於明白過來了,看來,陳信之的脾氣還不完全是針對著鍾正春的,是針對某某書記的。洪林風趕忙扭轉方向,說:“書記您的分析是正確的,您啟發了我,不然我還真沒有把這些問題聯絡起來呢。有些同志個人私慾膨脹,把個人凌駕於集體領導之上,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鍾正春的事,我會去找他談一談,如何處理,還請您指示。”
陳信之聽洪林風這樣說,心裡的氣也消了一點,說:“處理還是算了吧,也不是什麼大原則的事,但談還是要談一談的,要指出個人私慾膨脹的惡果,不能任其發展下去,否則,就可能毀了一個同志。”
文化局長 19(3)
洪林風說:“這樣最好,既要指出問題,又要愛護同志。陳書記,在這件事上,可見您對下級是非常愛護的,也給我上了一課哪。” 陳信之就笑,說:“林風,你還和我弄個什麼人抬人。你是宣傳部的,文化廣播是你的一畝三分地呢,我提個建議吧,只供你們參考,合併後的文廣局,還是由文化局的東方長青來當這個班長吧,一是年輕有才華,事業心也很強,各方面都不錯,另外,文化體制改革我們是省裡的試點市,臨陣換將,還是不利於工作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是鍾正春,就會給一些領導幹部以錯誤訊號,以為官職是可以自己去謀的,就會開一個不好的先例。” 洪林風附和道:“書記英明,東方這個人我還是熟悉的,確實很強,我擁護。只是,鍾正春要怎麼擺?” “就在新單位當一個黨組書記吧,當然,還是要看東方長青的意見,如果東方有其他意見,還是要尊重他的意見,一個班子,最怕的是離心離德,內耗了,就會喪失機遇,貽誤事業。”陳信之笑著說,“如果你同意,先去和水長等同志通一下氣吧。” 洪林風笑著問:“可以透露一下是您的意思嗎?” “可以。” 從陳信之的辦公室裡出來,洪林風一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就立即打了東方長青的電話,說:“東方呀,在忙什麼呢?”東方長青說:“報告部長,在看各公司的投標書,東江寺修復工程要開工了,我得抓緊時間幹事。”洪林風笑著說:“火燒眉毛了還真沉得住氣呀,不錯。”東方長青就聽出來了,說:“什麼火燒眉毛,出什麼事了?” 洪林風說:“檔案你不會沒看見吧?機構改革,文化局和廣播電視合併的事。”東方長青大笑,說:“我還真的才看見沒幾天,辦公室那幾個馬大哈差一點都給揉到廢紙簍去了。這些大事是你們大領導考慮的,我才不去考慮呢,考慮也是白考慮啊。” 洪林風不禁也佩服起來,看來這東方長青還真是練得心靜如水,寵辱不驚了,在事關自己的前途命運上面,能夠做到靜如止水,還真少見。想著,就說:“兩局合併,領導也會改變的,你真的沒有想法?”東方長青那頭只是笑,好久才說:“我想也是白想,知道幹不過鍾局長,所以我才抓緊把能辦的事給辦了,別到時沒權了,想辦也辦不了。” 洪林風大笑,表揚說:“心態不錯。告訴你吧,我們部務會已經正式向市委領導推薦了你,你可得給我爭點氣啊。” 東方長青那頭停頓了一會兒,顯得激動起來,說:“謝謝您了部長,也只有你是向著我啊。長青在這裡表個態吧,不管成與不成,我都感激不盡,並努力做好分內的工作,不辜負您的期望。” 洪林風順利地賣掉了一個順手人情,心情格外的好,勉勵東方長青道:“好好幹吧,東方,前途無量啊。” 半個月後,文化局和廣播電視局正式合併成立新的文化廣播電視局,讓全市官場大跌眼鏡的是,原文化局局長東方長青任新合併後的文化廣播事業局局長。組織談話派的是組織部的黃宏副部長和市委組織部幹部處長張宣和。 談話結束時,黃宏就新班子的構成徵求了東方長青的意見,特別問了一個問題,就是鍾正春的去留,東方長青表現出特別的謙虛和寬容,說:“鍾局長是廣播電視的*,有豐富的經驗,我還是希望他能夠留在新的文廣局裡工作的。他在廣播電視局威信很高,以後我還要倚重他的威信呢。當然,威信高的有利也有弊,這就是容易形成山頭主義,我畢竟還年輕資歷淺,兩局合併後,是需要一段時間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