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
我很想問她:你賺了這麼多錢,打算怎麼花?想想還是忍住了,聽賈總繼續講述生活的意義:“哥,你是做生意的,你自己說,現在賺錢難不難?你一個月能賺到二十萬嗎?不行吧?現在機會就在眼前,只要兩年半的時間,你就能賺到五百萬,從此改變你的一生,不只是你的一生,還有你祖孫三代的人生,難道這還不值得為之努力嗎?”
正文 《中國,少了一味藥》(14)
這前景確實誘人,我連連點頭,賈總越說越高興,不時冒出一句:“我今天能夠坐在這裡,就說明”說明她聰明、說明她有魄力、說明她高人一等。這是傳銷團伙內唯一的價值觀:不計人品,不問貢獻,賺到錢就是英雄,賺不到錢就是垃圾,寧當土財主,不做孔聖人。我不是很討厭吹牛,我自己就是職業吹牛家,可聽著賈總漫無邊際地胡謅,還是有點胸悶,很想告訴她:錢確實重要,可並不能代表一切,更不能代表幸福。你一再談到理想,而真正的理想不應該只是一堆紙票子,而是有意義的生活。今天你能坐在這裡,什麼都說明不了,只能說明你無知,被人騙了還樂滋滋地幫人數錢。
不過最終我什麼也沒說,賈總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個鐘頭,終於結束了我的第一堂洗腦課。最後諄諄囑託:“哥,你聽不懂沒關係,多看看,多想想,當一個機會來到面前,不要稀裡糊塗地放過,也不要稀裡糊塗地接受,要知道,機遇從來都是給聰明的人準備的”
賈總住的是簡陋的民房,吃的是難以下嚥的伙食,卻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她穿得很寒酸,指甲縫裡有很多汙垢,沒塗指甲油。她的頭髮很長,看上去油乎乎的,也許早該洗了。她真名叫賈麗清,中專畢業,長得很端正,如果不做傳銷,她也許還在南方,穿著得體的職業裝巡視車間,或者坐在電腦前優雅地處理檔案;她或許會談一場戀愛,找一個帥氣而可靠的小夥子,兩人牽手逛街,或者坐在電影院裡大嚼爆米花,看到悲慘鏡頭就伏在他肩頭哭,看到恐怖場面就往他懷裡躲;週末她應該去酒吧,跳跳舞、唱唱歌,該瘋就瘋一場,該鬧就鬧一場,這才是正常的人生。她那麼年輕,正是人生最美的時光,只應該享受人生,而不是裝模作樣地給人講人生的大道理。
下樓後,大嗓門劉東問我有什麼感想,我冷冷回應:“你為什麼帶我到這兒來?我是來考察市場的,她跟我說這些幹什麼?”劉東笑著回答:“咳,剛才賈總也說了,機遇來到你面前,要多看多想,你反正是來考察專案的,多看看總沒壞處,是吧?”
正文 《中國,少了一味藥》(15)
我假裝同意,走了兩步,又批評賈總口才差勁,小琳和劉東都為她辯護,小琳的說法很有趣:“她剛來時也不太會說話,現在好多了,都是在這兒鍛煉出來的。”這話看似隨意,其實也有玄機,是傳銷團伙內慣用的說辭。如果我誇一個人厲害,他們就說:都是在這兒練出來的;如果我說一個人差勁,他們就說:他原來更差勁,現在已經好多了。
總而言之,“這兒”是個好地方,沒本事的人可以學到本事,有本事的人更加厲害,好像進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廢鐵也能煉成精鋼,所以根本沒必要興辦大學,幾個騙子就能栽培出千萬精英。
(十一)
蕭伯納的劇本《巴巴拉少校》中,有個不成器的斯蒂芬,他一無所長,卻認為自己能夠明辨是非。他爸爸是個大老闆,聽到這話大為生氣,把他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在老頭兒看來,明辨是非是世上最難的事,科學家和哲學家終生思考,也未必能夠得出什麼結論。我不太贊同這個老頭兒的意見,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哲學家,不需要思考那麼深奧的問題。要想過好自己的生活,只需要掌握起碼的常識:天上不會掉餡餅,也不會掉包子;犯法的事不能做;不可信的事一定不要輕信。如果你一沒技術、二沒資本,也沒有當大官的爸爸,卻有人跑過來說可以讓你一夜暴富,而且他不是上帝本人,那麼他多半是要騙你的錢。
這堂課主要講國內經濟形勢,按許總的說法,當前中國經濟出了問題,叫做“產銷瓶頸化”,她比比畫畫地給我示範:“就像一個啤酒瓶,肚大口小,企業生產的產品銷不出去,積壓在庫房,貨幣不能回籠,工人是要下崗的呀!”而外部環境也堪憂慮,“中國二○○二年加入WTO,當時世貿組織給了八年的關稅保護期,從二○一○年一月一日起,也就是明天,國門就將全面開啟,關稅將全面減免為零,到時外國貨就會一擁而入,外國貨就是比中國貨好的呀,人家的技術就是比我們先進的呀,到時我們的企業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