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4/4 頁)
駒,膽粗性莽,大有膂力,慣用雙鞭,人
呼為馬鐵鞭。原系北籍,僑居滁州之城南。相近有龍蟠山,山有龍蟠寺,寺有一少林僧,法名無戒。其俗姓楊名本,曾
為李景隆部將,用一根渾鐵棒,重四十九斤,號為楊鐵棒。每自引孤軍獨戰,深為景隆忌嫉,志不得遂。國亡後,削髮
為僧,恐人猜知名姓,就棄去鐵棒,用了兩根熟銅棒槌,曾打裂猛虎的腦袋,人呼他為賽伏虎撣師。與馬家弟兄意氣相
合,真個是斬頭瀝血的朋友。又鄰居有兩個獵戶,一名幹大,因他煉成手指,其硬如鐵,力能搠破瓦甓,叫做鐵鉗子。
其弟幹二,曾徒手搏死一狼,叫做殺狼手。也是肯替人出死力的。馬家弟兄常與他們謀欲起義,以母老中止。
因循了數年,母已病亡,適景僉部兵下淮安,又聞進攻揚州,弟兄們死義之心,勃然而發。維駒要殺入州城,砍了
贓官的頭顱,去獻城池。維騏要在城外起了義兵,前迎王師。維騮道:“官衙是稠密之所,城門是嚴禁之地,怎麼殺得
進去,又殺得出來?城外起兵,雖然容易,但前途州縣,豈無阻礙?大哥三弟之說,均非善策。”正在商量,忽報幹家
哥兒兩個,打了一隻班斕大虎,抬進來了。維騮喜掌道:“妙,妙。有計了。
如此如此,豈不好麼?“維騏大喜,令請了無戒和尚到來。無戒見了死虎,笑著說道:”這個虎打得囫圇,不像我
把虎頭打得粉碎,剝下的皮,就不中用。“維騮令人一面開剝死虎,一面擺上酒菜,勸了幾杯,向著無戒及鐵箝子道:”
我弟兄心事,列位稔知,只今要在這個死虎身上做將出來,大家博個義士名色,何如?“鐵箝子道:”正是,這幾時不
見說起,我只道歇了。要做便做,那怕砍了頭。“無戒道:”我常時勸你們做,只覺得畏首畏尾,而今怎麼在死虎身上
做起。“維騮道:”不須說得,一看便知。“
就立起來,都請到後面,見虎已剝完,維騮令取三弟鐵鞭兩根,及大砍刀兩把,藏在虎腹之內,四周圍以綿絮塞得
緊緊的,然後用粗麻線縫合,前頭打個活釦,後面露出線頭,扣一大結。又砍四根大竹子,照著虎足長短,放在四蹄之
內,細針密線的縫了。腦蓋內,卻用糠秕塞滿,彎彎的縫將起來,竟是一個整虎。維騮道:“且試試兒。”將虎前膺活
扣解去,探手在虎尾之下,挽住繩結,用力一扯,虎腹中兵器盡皆脫下。無戒道:“善哉善哉。這是個獻死虎,殺活虎
之妙計。但解活釦略有礙眼,莫若干線頭上,用竹釘插住,臨期撥去為便。”眾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