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2/4 頁)
版箋上,手中象管,掣動如飛,其間層
巖曲折,甚是分明,竟是一幅峴首煙巒圖。軍師指道:”是了,埋以在於此。“春秋應道:”信然。“軍師道:”但火
攻之說有三難。此山是借東南向的,嫋夕是大東北風,若要其去路而燒之,則我軍在下風,是返助賊勢也。若迎其來路
而燒之,則賊吻哨而退,是徒燒其林木也。至若山麓之正面,則賊居高而我在下,戰亦難勝,況於火攻乎?“春秋跌足
曰:”小子卻不曾算到風色。“軍師又指著兩個山頭,問:”有小徑可登否?“應曰:”此從山背可到。“
軍師曰:“果爾,子之大勳可成。”
遂點火槍火炮火弓弩手各百名,不穿盔甲,不帶器械,銜枚而行。一到山巔,不論時刻,便放火器,向賊埋伏處,
從高打下。待賊敗後,向前途繳令。董春秋遵命,引領火器兵去了。
又命宋義領兵三百,一百名各帶火紙炮廿束,每束廿個,一百名擂鼓搖旗手,一百名箭手,前去山左林子外,如此
行事。又命餘慶領兵一百名,各負大草束,前去山右林子口伏著,候山頂齊放火器,即將草束向林木中放火,令賊不敢
竄越。二將亦各遵令去了。人鐵兒、曾彪、劉虎兒、董翥、瞿雕兒五員上將,統率鐵甲三千,從峴山正面掩擊敗賊,直
追至賊寨,踹其營而後止。又命郭開山、俞如海領兵三千隨後接應。自率大軍從大路進發。
那時襄陽城守姓王各傑,原是高郵州指揮,降燕,升為副將的。得南陽已失,鄖陽已降,自己兵馬無多,料不濟事,
算計峴首山麓林木甚繁,可以太,就用鉤鐮槍手一千五百名,藤牌滾刀手一千五百名,各帶牛肉臘條子做了乾糧,伏於
林谷之中,專等王師到來,夜則悄然劫寨,晝則突然衝殺。自卻統率精銳三千,紮營於大路上以為聲援。屢次控得王師
在峴山那邊札駐,料在次日必進。當夜那些伏捕撈且都在山岩內東倒西歪的打盹。不期二後,山頭一聲炮響,火槍火箭
如流星閃電將下來,著在林木,烈焰騰空。若打中了人的身上,頃刻肌骨成灰。
照耀得山上下紅光透徹,真是介山被焚,即鳥獸亦不能飛遁。
那西南的伏兵,要向後路逃走,只聽得林子外擂鼓吶喊,亂箭如雨,又被無數紙暴打將進來,被摜在臉上的,五官
都化做肉泥。那東北的伏兵,見林子內外重重疊疊堵塞草束,一齊燒著,火勢更為猛惡,只得奔向東南。山頂上火槍火
炮,正在那裡望著下面亂打,無異魚遊沸鼎,料額焦軀。一大半燒死在林內,趫捷些的,丟了藤牌,乘著順風,冒煙突
火而出。剛剛遇著瞿雕兒等鐵甲軍,殺個罄荊五員大將便飛奔至王傑大寨。正開營門領兵出來接應,雕兒等一湧殺人,
勢如山嶽震壓。王傑部下軍士接戰不及,闔營潰亂。王傑膽喪魂消,奪路先走。眾軍自相踐踏,逃得命者止十之一二。
劉虎兒等殺得興發。並忘了踹營之後,要等軍令,即一路緊緊趕去,辰刻已抵襄陽城下。
城上早豎了降旗,不放王傑進去。亟勒馬走時,正迎著董翥,一戟搠翻,活擒去了。郭開山、俞如海從後大呼道:
“軍師將令,踹營之後駐兵的,怎直殺到這裡?”諸將方知錯了,亟令牙將飛騎前往迎請軍師。而城內官員人等,皆已
具鼓彩旗,焚香頂禮,出城來接。
遙見四輪車,駕著六轡,飛馳而至。呂軍師端坐車中,綸巾鶴氅,手執鹿尾指。左有姚襄,右有楚由基,領著壯士
護從,行隊整肅,絕無參錯。那些眾官百姓皆羅拜於車前。軍師慰諭士民先回,兵馬屯札城外,令眾官員前導,緩行入
城。若男若女,若老若幼,都在門首執香叩接,並有獻茶獻果的,相率而言曰:“此真諸葛再世也。”
軍師到府團坐定,檢看庫藏冊籍,令各官視事如幫。顧謂姚襄道:“茲土甫定,各屬未盡帖服,汝可暫駐於此,整
飭一番。我於明日便要進取樊城。彼有湘江可守,倒非易事。”隨問郡守:“樊城有幾多兵馬?何人為將?”稟道:
“守成主姓伍名雲,當日方正學號哭闕下,是彼執送燕王的。”軍師道:“且為正學報個小仇。”遂出城歸營。董翥獻
上王傑,軍師令斬首梟示襄陽西門。時董春秋、宋義、餘慶等,皆已回來繳令。劉虎兒等五將稟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