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2/4 頁)
墨白知道這還是一件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但是顯然要比剛才那隻陶罐要精緻,紋飾也更加豐富,充滿原始文明的神秘特色。
上手仔細一看,發現此罐的製作工藝赫然是輪製法製成,符合仰韶文化的製陶的特點。所謂輪製法,便是用陶輪加工陶器的方法,陶輪亦稱陶車,是一個固定在矗立的短軸上的圓盤。加工陶胚時,把和好的泥料放在轉動的輪盤上,藉助陶輪旋轉的力量,用手掏料,以提拉的手法制成陶坯。輪製法製成的陶器,器壁厚薄均勻、造型規整、器表面往往留下密集的輪紋,器底留下線割的偏心紋。
看著這隻陶罐,李墨白知道這家老闆不簡單,這可是一件好東西,便笑了笑,“老闆,東西不錯,包起來。”
店老闆見李墨白壓根沒有問價,便讓包起來,心中不由訝然不已,心中卻是明白李墨白不但要這件陶罐,而且還不滿足於購買這一件,也只好無奈地笑了笑,心道今天遇到高手了,又轉身往裡面走去。
蔣絮涵見李墨白一句話又讓老闆往裡面走去,不由睜大眼睛看著李墨白,李墨白也不說話,衝蔣絮涵做個鬼臉,引得蔣絮涵投來一股充滿殺意的眼神,放佛是在說,老實點,待會兒給我從實招來。
待到老闆再次取出一件陶器的時候,李墨白眼前也是一亮,便聽老闆說道,“小哥,這是我壓箱底的物件了。
第二九五章極品黑陶與稀世贗品【兩更萬字】
第二九五章極品黑陶與稀世贗品
陶器,可以說是已知人類文明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日用器具,充滿人類先祖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的藝術風格。''常見的陶器包括灰陶、白陶、紅陶、彩陶和黑陶,而尤以彩陶和黑陶的藝術價值最高,代表了當時最高的工藝水準。
彩陶則不僅具有藝術價值,而且還能從紋飾上研究當時的歷史,可以說每一件彩陶都承載著一段歷史;黑陶則是代表了新石器時代最高的工藝水準,頂級的黑陶瓷器則具有“黑如漆,薄如紙”的特點,可見古人在製陶方面的巔峰工藝水準。
眼前店老闆拿出來的這件陶器就是黑陶,不但釉色黝黑如漆,雖然沒有達到‘薄如紙’的程度,但也是相當精緻,最讓李墨白驚訝的是,這是一件三足陶鼎,僅此一件陶器,足可以將鼎文化的斷代向前推進數百上千年,如何使李墨白不驚訝。
“小哥,還沒有請教怎麼稱呼?”店老闆看著李墨白並沒有上手,而是在仔細觀察。
“李墨白。”李墨白沒有掩飾,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本人徐元直。”店老闆也主動介紹了自己,又道,“李兄弟,這件黑陶頗有爭議,在你面前我也不敢亂說,如果你要是喜歡,就勻給你好了。”
“呵呵,有爭議沒有關係,我只相信自己的判斷。”李墨白笑著說道,依然在仔細觀察這尊陶鼎的器型與及胎釉。
“不過,我有個不清只求,還望李兄弟能明確告知。”這個和三國名士同名的店老闆又道。
“哦,你說,知無不言。”李墨白笑道,也有些好奇。
“這隻陶鼎到我手裡已經有很久時間了,因為存有爭議,所以就一直留在手裡,我希望李兄弟能告訴我這鼎到底是不是龍山文化時期的物件。”徐元直顯然也是一個資深藏家,若是不能搞清楚,心中絕對遺憾不止。
李墨白聞言笑了笑,便道,“徐老闆,果然是大玩家吶。”
徐元直笑了笑,“李兄弟見笑了,慚愧的緊,這也是偶然得到。”
李墨白話中卻是說徐元直在藏拙,手裡好東西大把,徐元直又如何不能明白,卻是解釋自己只是偶然獲得,並沒有藏私。
李墨白聞言笑了笑,也不管徐元直的話有幾分真幾分假,但是對於徐元直的觀察力也是佩服不已。
伸手將頂蓋取到手中,感覺分量很輕,仔細感受了一下厚度,發現最薄處果然只有幾毫米的樣子,心中也是非常驚訝。
放下鼎蓋,再看鼎身,發現也是很薄,釉色光亮如漆,是典型的蛋殼陶,心中不由感嘆古人高超的工藝,心中已經確定這是龍山文化時期的黑陶,只是在這個時代發現這樣的陶鼎還真是相當的稀罕。
“徐老闆,這尊陶鼎”李墨白說了一半,便停了下來,一臉微笑地看著李墨白。
徐元直見狀,緩緩地伸出3根手指,看著李墨白不說話,等著李墨白說話。
“好”李墨白知道徐元直的意思是3百萬港元,略微思考了一下,一口答應了下來。
“李兄弟爽快,剛才外面那隻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