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不思報仇。反倒棄城而走,切不說天下人恥笑,單說死去的人,如何瞑目?”
荀彧苦笑道:“大公子,我等非是不知道你心中悲痛,只是眼下呂布勒兵十萬,懼是精銳之師。遠非我們這些疲敝之師可敵。今日之退,正是為了日後破敵啊。”
曹昂還要多說,曹操憤怒地斥責道:“這是什麼地方,由得你亂說,還不給我出去”
曹昂憤恨而退。
曹操看著二荀道:“你二人是我地肱骨之臣,這些事就拜託你們了。我以為豫州人少糧薄,難以久戰,不如集中兵力。在此構築防線,以逸待勞,和呂布決一死戰,或許有一線生機。”
二荀對視一眼,知道曹操對前途不抱太大希望,要拼個魚死網破。二人不好多說。只好退了出去。
曹操方才休息,忽然有人報說曹昂點本部兵馬五千,殺奔許昌去了。驚怒之下,再次昏倒,眾將大亂。
荀彧無奈之下,只好派曹純率領五百虎豹騎前去追趕,務必要將曹昂追回。
曹操良久方蘇,對眾將道:“在此安營紮寨,多派探馬,待呂布軍到。與其決一死戰。”眾將領諾。
曹純追上曹昂。說明來意。
曹昂大怒道:“你我親族俱被呂布所殺,此乃不共戴天之仇。如今呂布新得許昌。必然疏於防備,我等正可趁此機會,一戰成功。你別攔我。”
曹純冷淡的道:“我為軍中將,只聽將軍令。我現在奉荀大人將令,務必要追你回去。”
曹昂憤然道:“大仇未報,絕不回去。”
曹純見勸說無用,也不多說,當即率虎豹騎衝陣,曹昂軍不敢抵擋,曹昂被曹純所擒,綁縛而回。曹操清醒後,痛責曹昂,罷黜兵權,責令回豫州面壁,令曹純率五百虎豹騎押送。
荀彧私下裡對荀攸道:“此戰丞相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否則不會將大公子送走。我們還需要早做準備。”
荀攸沉吟道:“如今天子蒙難,我們還能怎麼辦?”
荀彧低聲道:“丞相雖然雄才偉略,但生不逢時。現在呂布強橫,諸侯聯軍難以取勝,我等當相機行事。”
荀攸深以為然。二人商議已定,自去打算。
卻說曹仁、曹洪在兗州與張遼、文丑作戰,欲要據城堅守,又被秦軍不計傷亡的攻打,堅守不住。欲要野戰,又不是對手,連輸數陣。聞知曹操大軍兵發穎川,安營紮寨,欲與呂布決一死戰。二人商議,曹洪當即率兵萬人至武平,威脅許昌側翼,同時安排防禦,以分呂布之兵。曹仁盡起兗州之兵,與張、文二人死戰,以阻擋三路軍合圍、會師。
秦、曹兩軍都擺出不死不休的架勢,雙方都憋足了勁兒想要大幹一場。但可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花開二朵,各表一隻枝。劉備得單福之計,率領大軍奔襄陽而去。劉表心存疑慮,派人調撥兵馬五萬,以文聘領兵一萬,駐紮在襄陽之西北,王威領兵一萬,駐紮在襄陽之東南。蔡瑁領兵一萬,守護城池。蒯越領兵一萬,屯紮府衙,以為預備隊。又命李嚴領兵一萬,輔佐公子劉琦,鎮守江夏,防備孫策進犯。
劉備也知曉了襄陽的情況,這得歸功於伊籍,伊籍將荊州得佈置完全告訴了劉備。
劉備很憂慮,劉表在荊州可謂根深蒂固,根本不是自己這個外來戶能撼動得了地。
單福見劉備憂慮,微微一笑道:“主公放心,劉表無能之輩,荊州士卒,久不經戰陣,將領都是無能之輩,非關、張二為將軍之敵。福擔保主公,早晚必入襄陽城中。”劉備無奈,依計進兵。
江東孫策,親率大軍久攻江夏而不下,心中憂慮軍糧不濟,又恐袁術偷襲江東,當即撤軍回夏口,令程普率軍一萬鎮守,屯兵不戰,自己則率領大隊人馬撤到廬江、石亭一帶,等待時機。
第八十二章 荊襄之亂
劉備大軍鋪天蓋地,聲勢甚是駭人。wwW。單從兵力上而論,劉備還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可這些部隊並不比劉表的五萬人馬強多少,畢竟雙方從裝備上,以及天時、地利、人和各個方面有著不同的差異。
劉備心裡實在沒底,他知道敵人有多強大,他最恐懼的還是劉表在荊州深厚的人脈,經營了這麼久的地盤,要說他和士族、門閥的關係不好,沒有人會相信。即使自己暫時趕走了他,能在這裡站住腳嗎?雖然單福說得把握十足,但他新來投奔,不知道才能如何,萬一他只擅長空談怎麼辦?劉備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這麼矛盾過,他究竟該怎麼辦?
單福心中很有把握,他自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