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1/4 頁)
如果說戰爭的失敗,動搖了塞維魯在平民心中的地位的話,那他和大秦的斷交,則直接動搖了他的統治。羅馬和大秦地商業往來,佔羅馬稅收的很大一部分。兩國開戰以來,大秦毫不留情地扣留了在大秦的羅馬商人。沒收了他們的資產。同時斷絕了和羅馬的商業往來。如此一來,羅馬稅收銳減。一些和大秦還沒有完成的商業合同。不得不廢止,利益受到損害的羅馬商人紛紛走上街頭,向塞維魯抗議。大秦的一些奢侈品和調味品,以及紙張等物品已經佔據了羅馬地市場,成為羅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雖然可以用其他物品替代,但在平民看來,這多少有些不習慣。他們自然將責任怪在了執意發動戰爭的塞維魯身上。一些貴族也因為享受不到來自大秦的奢侈品。開始對皇室不滿起來。
更讓塞維魯頭疼的是,部隊的損失,直接動搖了他在軍隊的根基。那些少壯派,基本上在這次戰鬥中陣亡。他們一死不要緊,替罪羊上哪裡去找?部隊的老將因為塞維魯同意出兵地事,對他有很大的意見,一些不利的言論也開始出現。而那些還沒有徹底平定,或已經平定的叛亂。又死灰復燃,勢力愈發強大。這讓羅馬已經不多的軍隊疲於奔命,整個國家的兵力顯得捉襟見肘。
為了維持搖搖欲墜地統治,塞維魯猶豫了很久,終於向大秦再次派出了一隻使節隊,他希望能挽回一些損失。最起碼可以保證他熬過這段最困難的時光。雖然大秦離羅馬很遠,但憑藉絲綢之路帶來的利益,完全可以挽救羅馬即將崩潰的經濟,同時對外貿易的興盛,應該可以轉移人民的注意力。
已經從戰爭中勉強恢復過來的大秦在發現來自羅馬的使節後,自然不會給這些人什麼好眼色看。但邊關的將領不知道朝廷的意思,也不好留難,只能派人向呂布稟報。讓朝廷地大佬決定這件事。但這些人地待遇,絕對無法和上次相比。
呂布出人意料的下令讓郭圖和蔣幹準備接待地措施。同時,他召見呂智和呂成。他想聽聽他兩個孩子的對這見件事的看法。
呂成看了邊關的文書後。不由得笑道:“父皇心中已經有了決斷,我和大哥怎敢獻醜?您召見我二人。想來是要考考我們兄弟。”
呂智也顯得頗為輕鬆,他輕笑道:“父皇心中已有定計,若兒臣猜得不錯,應該是繼續和羅馬進行和談,只不過他們要付出一些代價罷了。畢竟是他們先違背了盟約,此時見我大秦國力強盛,又想恢復貿易往來。如果不讓他們知道一下我大秦的厲害,付出一定的代價,他們還以為我大秦好欺負呢。”
呂智平靜的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國與國之間,有的只是永恆的利益。羅馬帝國離不開和大秦貿易的稅收,而我大秦,又何嘗願意失去羅馬那塊巨大的市場。我想羅馬那位精明的君主,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拉下臉,再次派出使節。他們已經會作出讓步,但有一定的底線,所以我們能得到的利益,怕也是有限的。”
呂布顯然對兩個孩子的回答很滿意,他笑著點點頭道:“你們說得不錯。真的不錯,我真的很滿意。大秦交到你們兄弟的手上,我很放心。我相信大秦在你們手中,將會變得更好。”
呂智和呂成臉色微微一變,他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呂布彷彿在囑託後世一般,在向他們訴說著一切。不過看到呂布並沒有什麼病容,二人還是放下心來,他們猜測是自己胡思亂想罷了。
和羅馬的商談並沒有浪費太多的功夫,羅馬付出了一批工匠,以及減免稅收的代價之後,兩國重新締結了盟約。只不過這盟約只是最普通的商業盟約,不再是開始時的軍事盟約。羅馬使節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是羅馬首先背叛了盟約。
呂布似乎沒有再動刀兵的打算,他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國內的建設上。他再一次分化了地方的權利,同時再次削弱了將領的領兵權。為了表彰將領在貴霜戰場上的功勞,呂布將張遼、高順、趙雲、文丑、顏良五人升為元帥。另有一批將領被封為大將。期餘將領也各有封賞,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隨後呂布一系列舉動則讓人摸不清頭腦。他先是任命張遼遠赴北方,整合分散在北方數十座邊關城市的部隊,組成四個軍團。由他統一指揮,指揮這二十萬人的部隊。這隻部隊一直都擔任開疆拓土的任務,部隊的裝備,和士兵的戰鬥力,在整個大秦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呂布無緣無故的將這隻部隊整合起來,他的舉動,未免讓人感到奇怪。但他下一道命令,更讓人不解。
在張遼徹底掌握北疆軍團之後,呂布令顏良、馬超、張郃、高覽四將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