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頁)
笑道:“從戰略角度來說,我們眼下最大的敵人是呂布。他佔據天下膏腴之地,實力強悍。天下諸侯,沒有可以單獨對抗他地。曹操實力大減,已經不復當年之聲勢,只能佔據一郡之地。苟延殘喘。聯合他根本沒有多大作用。我們的盟友,只能選擇江東。如果因為一地的得失。而和江東鬧翻臉,那太得不償失了。”
劉備仔細思索著諸葛亮的話,他也在沉思,分析兩者之間的得失。過了好一會他才道:“軍師,如果我們退縮,江東必然會認為我們軟弱可欺,必然會一再進犯。更何況,誰能夠保證,他們打得不是攻佔荊州,獨立抗秦的策略呢?如果那樣的話,我們等於給自己套上了一副枷鎖。”
諸葛亮點頭道:“確實有這種可能,可現在地情況是江東依託長江,進可攻退可守。而主公要對抗江東,必須依靠水軍。可現在我們又哪裡有足夠的舟車開戰呢?”
劉備沉吟良久道:“讓周瑜來談判,我的底線是夏口必須交還我軍,否則不惜一戰。大不了拼個魚死網破。”
諸葛亮知道劉備一心北伐,恢復漢室基業,不由得沉吟片刻道:“主公,其實還有一策。或許可以和江東商酌。”
劉備聞言一喜道:“什麼計策?”
諸葛亮正容道:“其實江東之所以非取夏口不可,原因是沒有辦法進軍北方。如果我們支援孫權攻打淮南,或許可以取回夏口。”
劉備不由得變色道:“淮南重地,糧草豐足,人口稠密,如果讓江東得了此地,必然坐大,到時候”
諸葛亮大笑道:“袁術不過是冢中枯骨,不會有什麼作為,他為人剛愎自用,空佔膏腴之地,卻沒有相應的才能,淮南已經不能和當日繁華之地相提並論了。更何況袁術似乎有心納帝號於呂布,若果真如此,江東攻佔淮南,必然和呂布產生衝突,正可以將他們綁上戰車,省得他們總是做壁上觀。再說談判必然日久,再加上我們有意拖延,呂布大軍必然出動,接應袁術。到時候讓江東知曉秦軍之威,也好堅定結盟之意,省得他們夜郎自大。”
劉備聞言大喜,深合自己心思。當即修書。派人請周瑜過來議事。
周瑜接到劉備書信後,立刻吩咐眾將士做好戰鬥準備,刀槍出鞘,這才帶著太史慈赴會。
劉備聞知周瑜到來,親自出迎,眾人分賓主落坐。太史慈手按劍柄,坐於周瑜身後。
劉備微微一笑。搶先道:“周將軍辛苦,為備之事。不辭勞苦,幸好劉表已敗,江夏得以平復。備不勝感激。”
周瑜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口中道:“玄德公此言差了。想這江夏,本是劉表之地,我東吳和劉表有世仇。提兵報仇,攻克城池,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要說感謝,應該是我感謝玄德公提兵相助。”說罷,看了一眼劉備地臉色,繼續道:“如今江夏已定,有勞玄德公,如今邊關不定。逆賊猖獗,不知道玄德公何日撤軍?”
劉備心中打了一個突,這小子果然夠狠,真的在打江夏的主意。
諸葛亮啞然失笑道:“周都督此言差了。這江夏本為荊州之地,怎麼會歸到揚州轄下?此正可謂失之毫釐,謬之千里。”
周瑜變色道:“我江東耗費無數錢糧。才得了這裡,你們難道想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此處嗎?即使我答應,我江東子弟,怕也不會答應。”
諸葛亮眉頭一皺道:“周都督錯了。想劉表手下精銳之士,不下十萬之眾,如果不是我家主公披堅執銳,浴血奮戰,將軍又哪裡會輕易攻佔江夏?如此行徑,怕小兒也會嘲笑。況且我兩家有盟友之實,而將軍卻佔盟友之地。難道不怕為天下人所恥笑嗎?”
周瑜聞言臉色大變。勃然大怒,還沒有來得及說話。諸葛亮又笑道:“周都督,我們現在地敵人來自北方,如今為了蠅頭小利,你我自相殘殺,空費國力,可謂兩敗俱傷,難道不怕便宜別人嗎?”
周瑜聞言臉色再變,小喬一直是他心頭之痛,他常思報奪妻之仇,沉吟良久道:“如此,我還需稟報我家主公,方才能答覆玄德公。”
諸葛亮大笑道:“如此,我們敬侯周都督佳音。”
周瑜回到大營,立刻派人回江東稟報孫權,孫權素知周瑜之能,看到他信中的分析,也清楚這個時候和劉備開戰是十分不明智的。當即同意讓出江夏,固守夏口。
周瑜立刻主動撤軍,兵回夏口。隨即加固城防。他現在補給容易,東吳水軍又強,根本不用擔心糧道的安全,可以說,他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劉備知道這個訊息後,看著諸葛亮苦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