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蔡琰一愣,隨即露出了狂喜的表情,奔過去找父母了,呂布則安撫起貂禪和劉家二女來。
隨後的幾個月裡,呂布數次召眾人商議今後的大計。而蔡琰也因為對呂布的感激,以及這段時間對他了解,逐漸放開了自己的心扉。
唯一不高興的,大概只有蔡邕了,他一個勁的催促呂布,早日出兵勤王。對此,呂布只是狠狠的一揮手臂,斷然予以拒絕。
董卓雖然官拜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但朝廷裡的大臣顯然面和心不和,想除掉他的人,大有人在。
選擇出逃的袁紹率先逃到渤海,整備兵馬,想要起兵討伐董卓。
董卓為了更好的掌握朝廷,終於對劉辯下了殺手。他藉口劉辯做的詩中有怨恨之意,鴆殺劉辯,同時殺害了何後和唐妃。隨後又開始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西涼軍軍紀一向鬆散,在洛陽更是橫行跋扈,殺平民以冒功。越騎校尉伍孚見董卓殘暴,心中憤恨,刺殺不成,反被董卓所殺。緊接著董卓十分信任的曹操又要刺殺他。各種亂事擾得他瘦了一圈。
逃離京師的曹操並不甘心寂寞,在得到陳留孝廉衛弘的資助下,先發矯詔,馳報各道,檄文曰:“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洩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樂進、李典、夏侯兄弟、曹氏宗族紛紛投奔。
呂布接到矯詔後,立刻決定出兵。他拜田豐為軍師,趙雲、典韋、韓猛、蔣奇、魏續、侯成、宋憲、曹性、郝萌為將,率騎、步兵各一萬與曹操會盟。
自曹操檄文發後,天下諸侯紛紛響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汝南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第十八鎮,幷州牧呂布。
卻說袁紹先到,和曹操談論起兵的諸侯。
曹操笑道:“老天都不放過董卓,現在各地群起響應,就連幷州呂奉先,都率精兵兩萬,前來會盟。”
袁紹聞言不悅道:“他來幹什麼?與這等反覆無常的人為伍,沒由來的汙了我們的名聲。”
曹操微微一驚,忙道:“本初不可如此。呂布乃虎狼之將,勇冠三軍,天下人沒有不知道他英勇之名的。董卓的西涼軍戰鬥力十分恐怖,只有公孫太守的白馬騎兵可以勉強一戰,如果加上呂布,我們可以說必勝。”
袁紹猶豫了片刻,冷淡的道:“希望他不要添什麼麻煩。”
又過了幾天,各路諸侯都到齊了,十九路諸侯會盟於酸棗,聯營二百餘里,聲勢浩大。
曹操先道:“袁本初四世三公,可為盟主。”眾人齊聲應是。
於是眾諸侯以袁紹為盟主,訂立盟約。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歃血之後,眾人紛紛落座,商議攻打董卓。
孫堅首先開口道:“要攻打洛陽,有兩條路,一條是汜水關,一條是虎牢關。我願率本部人馬,攻擊汜水關,盟主則會同諸位,猛攻虎牢,兩路並進,董卓必敗。”
袁紹大喜道:“文臺勇烈,這一去必勝。”
呂布攔住了正要點兵的孫堅,看著袁紹道:“汜水關雖然比不上虎牢,但也是聞名天下的雄關。文臺人馬不過兩萬,如果董卓以一員上將謹守關隘,文臺怕是無功而返。如果董卓派精銳馳援汜水關,而後與文臺決戰於關外,雙方進行野戰,我不認為江東軍是涼州軍的對手。不說文臺損失慘重,對於我軍的勢氣也是一個打擊。”
孫堅臉色大變,激動的道:“此去如果不能夠取勝,我願意接受處罰。”
呂布變色道:“我不是信不過文臺,西涼軍之勇,天下聞名。如果文臺非要去的話,我必須率幷州軍隨後策應。”
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