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士族和門閥的認可。只有天下混亂,徹底的混亂,我們才能生存下去,奉先,三思啊。”
呂布微微一笑道:“李先生,我原本也沒想攻打丞相,我可以約束我的部下,但我需要錢糧。”
李儒淡淡一笑道:“奉先,我真的看不透你,幷州在你的治理下,不敢說富甲天下,也稱得上兵精糧足。為什麼總是像個馬賊一樣,到處索要錢糧呢?”
呂布眉毛一揚道:“因為我想要。這次我要十萬擔軍糧,黃金千斤,銀五千斤。”
李儒的臉色變了,有些惱怒的道:“呂將軍,你不要太過分了。”
呂布冷冷的道:“既然如此,銀子可以降到二千斤,這是我的底線。”
李儒恨恨的道:“可以,但你要和我們公開結盟。”
呂布微微一笑,有些不屑的道:“你認為那可能嗎?”
李儒眉頭皺得緊緊的,過了好一會才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你夠狠,我代丞相答應你。”
呂布微笑道:“我知道你會答應的。”
李儒微微嘆了口氣,他不知道怎麼面對來自董卓的怒火。
董卓很憤怒,他不知道李儒為什麼要答應呂布那麼苛刻的要求。
李儒很冷靜的道:“岳父,呂布他大概已經猜出了我們要放棄洛陽的舉動。箕關已經落到了他的手裡,他隨時都可以攻擊我們。西涼鐵騎雖然勇猛,但我不認為他們是以遊鬥著稱的幷州騎兵的對手。呂布知道袁紹不會徹底打敗我們,他不用擔心自己會被孤立,他只想在這場戰爭中攫取更大的利益。我們只有妥協,我們需要休養生息,我們沒有必要和一隻瘋狗一般見識。”
董卓恨恨的道:“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李儒低下頭,喃喃道:“我也不甘心啊。”
呂布軍大營
田豐看著呂布,目光中充滿了不解,隨行的幾員大將,目光中也充滿了疑惑。
呂布看上去很隨意,掃視了一眼眾將,淡淡的道:“你們心中都很疑惑吧,我的確和李儒有了秘約,我這麼做是為了幷州的百姓。”
田豐激動的道:“主公,那天下蒼生怎麼辦?”
呂布冷笑道:“天下蒼生?自然有士人、門閥去管。我一個庶族出身的官吏,只要管好自己的地界就可以了。元皓,你看看我的身邊,有幾個士人!?呵呵,無論我怎麼努力,在他們眼中,都是一個庶民,都是那麼低劣,我為什麼要為他們出力?我代表的是我身邊人的利益,而不是那些貴族的利益。你難道認為這次諸侯軍會勝利嗎?你錯了,袁紹他們有自己的心思,為什麼這次董卓軍的將士會這麼勇猛,因為諸侯都想儲存實力。誰都不願意自己頭上再有一個管著自己的皇帝,打下洛陽,是最好的結局。只有讓董卓背上罵名,掌握著皇帝,他們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獲得最大的利益”
眾人都沉默不語,他們都是庶族出身,都門閥並沒有太多的好感。田豐雖然出身世家,但他也知道門閥的弊病,他既然成為呂布集團的一員,自然全心為呂布考慮。眼下和董卓暗中議和,對幷州最有利。他不是不知道聯軍的現狀,他只是不甘心,也許大漢崩潰,真的已經不可避免了。
董卓派人將呂布要求的錢糧送到了箕關,與此同時,他開始準備撤退。
第二天,董卓聚文武於朝堂,冷冷的掃視了一眼眾人,董卓慢悠悠的道:“大漢東都洛陽,已經有二百餘年了,氣數已經衰敗。我看旺氣在長安,我打算奉駕西幸。你們最好都抓緊準備行裝。”
司徒楊彪忙道:“關中經歷戰亂,殘破零落。如今無緣無故的要遷都,放棄皇陵,恐怕會驚動天下的百姓。何況都城遷移動起來容易,安定下來非常難。希望丞相三思。”
董卓怒道:“你難道想阻撓國家大計嗎?”
太尉黃琬見壯,忙道:“楊司徒之言也不是沒有道理。當年王莽篡逆,更始和赤眉軍激戰的時候焚燒了長安,已經成為瓦礫之地;再加上人民流移,人煙稀少。今天,要放棄宮室,選擇荒涼的地方,恐怕沒有什麼好處。”
董卓變色道:“關東賊人勢大,天下大亂。長安有崤函之險;更何況臨近隴右,需要的建築材料,幾天就可以準備好,宮室的建造,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你們不要再胡說了。”
司徒荀爽諫道:“丞相如果想遷都,百姓一定會騷動不安。”
董卓大怒道:“我為天下考慮,豈能顧惜無知的百姓!”說罷,立刻罷免楊彪、黃琬、荀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