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張衛到關後,命令二楊出關立營,二人出關。
楊昂對楊任道:“秦軍鐵騎,所向無敵。不如建壘,堅守為上。”
楊任點頭稱是,深以為然,當即依山傍林,設立營寨,變營為壘,嚴加守備。
二人商議,輪流值班,每日裡派百騎探馬,四處巡視,以防呂布軍偷襲。
如此二十餘日,不見敵人來,眾軍無事可做,士氣低落,窮極無聊,每日裡只知道互相嬉鬧,打發時間。楊昂、楊任也心生懈怠,終日飲酒做樂。
張衛知道後,不由得勃然大怒,親自到二楊營壘,狠狠的斥責了眾人一番,責令二將嚴加防守。二人不敢多說,喏喏而已。
張遼、典韋部下盡是騎兵,速度極快,距陽平關五十里處,先使人捎探。探子回報道:“陽平關極其險峻,關下立營壘數座,由張衛、楊昂、楊任三人分別守護,敵人探馬極多,但因為日久無戰事,百姓頗為安定。”
張遼眉頭一皺道:“可曾和關內的內線接上頭?”
探子點頭道:“回將軍的話,已經接上頭了,這些情報,就是內線告訴我的。關上兵馬並不太多,關上萬人,寨內不過六七千人馬。”
典韋苦著臉道:“對面營壘著實可恨,如此一來,必須先破營壘,才能打關。我軍兵少,又全是騎兵,怎麼能打破營壘?”
張遼眉頭一皺道:“我軍糧草不多,事已至此,有進無退。聯絡內線,但見城外大亂,便在城中點火。”探子領諾而去。
典韋皺眉道:“張將軍是何主意?”
張遼寒聲道:“我軍糧草只夠數日之需,莫不如趁敵人沒有發覺的時候,連夜進兵,殺入營壘,城中火起,敵人必然混亂,兵無戰心,我二人一舉奪了關口,佔據漢中門戶,大事可定。”
典韋大喜道:“將軍果然了得,典韋不才,願率本部人馬為先鋒。”
張遼笑道:“還需要典將軍的屬下潛入敵營,解決哨兵,開啟營門,以便我大軍衝鋒。”
典韋也不推辭,慨然應諾,自去準備。
當天夜裡,秦軍馬銜枚,蹄包布,急行五十里,逼近陽平關,遠遠望見二楊大營,當即收攏部隊,由暗箭出手。
暗箭潛入漢中軍營壘,過了許久不見動靜。張遼身邊的一個偏將有些急噪的道:“將軍,典將軍他們不會失手吧!”
張遼也有些不確定的道:“應該不會,暗箭是我們最精銳的部隊,號稱夜晚中的無敵部隊,百萬軍中取敵上將頭顱,如探囊取物。對付幾個哨兵,應該沒什麼問題。”
又過了一會,營壘的大門緩緩開啟,兩個暗箭士兵手一揮,示意進營。
張遼大喜,手中長槍一抖,騎兵開始了衝鋒。
楊昂、楊任白日裡忙活了一天,十分疲累,他們只注意白天,探馬也只放出了三十里,誰也沒有想到張遼會只率領騎兵突襲。二人在睡夢中被喊殺聲驚醒,慌忙招呼左右,得知秦軍踩營,慌忙披掛上馬,但見營中一片混亂,軍卒四散奔逃。慌忙跟隨人流,向陽平關衝去。
剛到關口,還沒來得及入關,關內忽然起火,漢中軍大亂,秦軍趁勢殺入,關門不及關閉,張衛抵擋不住,只得棄卻關隘,和楊昂、楊任落荒而逃。
張遼派千騎追趕三十餘里,斬殺數百人,俘虜無數。佔據雄關,關內糧秣極多,張遼大喜,出榜安民。等候高順大軍。
部將勸說張遼道:“漢中是益州得門戶,戶口數十萬,現在陽平關失守,張魯喪膽,漢中之民畏秦入虎,這是上天賜予得機會,將軍應該把握住,長驅直入,安定漢中,建立不世之功業,怎麼可以在這裡坐失良機呢?”
張遼深以為然,但憂慮兵少,不足以取勝。
部將勸說道:“兵在精,而不在多。現在漢中精銳盡折於陽平關,所剩不過民兵罷了,以將軍的勇武,又有什麼可畏懼的呢?”
張遼當即作出了決定,留典韋率領三千人馬守關,自己率領大軍帶十天糧草,晝夜兼程,直撲漢中。
張衛和楊昂、楊任率領敗兵回見張魯。
張衛稟報二將失了隘口,又因為關內混進了奸細,因此守關不住。
張魯大怒,欲斬楊昂、楊任。
楊昂、楊任苦苦哀求,張衛、楊松、閻圃眾人也在一旁求情,張魯方才饒恕了他們。
張衛一臉苦色,無奈的道:“大哥,現在情勢已經恨危機了,當召集五萬人馬,以迎戰秦軍。”
張魯微微點頭,一方面派人召集兵馬,一方面多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