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頁)
最後階段,但約翰遜仍然選擇了苦戰!
在戰局陷入了最危機的時候,這支由帝國元帥旗艦以及其護衛戰艦挺身而出,將目標鎖定在了王國第八軍軍長旗艦所在的第二師的艦隊所在之處,以一種敢死隊的方式發動了約翰遜的反擊。
在約翰遜的帶領下,總計61艘戰艦參與到了這次破釜沉舟般的突襲戰之中。然而,雖然在數量上,約翰遜的部隊陷入了下風,但此時,這位帝國老帥的實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顯示。就在約翰遜很快的擊破了第二師派出的攔截艦隊之時,終於令王國正在展開屠殺的兩個師不得不暫緩了屠殺,轉而回援軍指揮部。
帝國元帥的突襲行動的確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帝國第一艦隊所面臨的危機,甚至於可以說拯救了帝國方面整個即將顛覆的戰局。然而,當王國第八軍第一師和第三師的注意力被他們吸引的時候,約翰遜所在的突擊隊,立即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
於是,當帝國元帥的旗艦撲至足以威脅對方軍長旗艦所在的位置之時,這批61艘戰艦組成的突襲隊,已經剩下了不足10艘
第十一篇 戰火連篇 第六章 慘勝
更新時間:2008…10…4 0:13:53 本章字數:2189
在帝國元帥約翰遜下達突擊的命令之時,他的副官、參謀長都表示出了極力的反對。因為誰都知道,一旦被敵人的兩個師級艦隊截斷了後路,便會變成一支因陷入敵軍而和主力失去聯絡的孤軍。而在這種情況下,變成孤軍的後果只有一種,那就是全軍覆滅。
即使身為帝國元帥,即使乘坐的是帝國之中數一數二的超級戰艦,但卻也無法改變毀滅的結局。因此,就在這場被稱之為‘新城之戰’的戰鬥中,帝國元帥約翰遜為了拯救整個戰局,而付出了他全部的力量/生命
這一戰,羅施王國雖然沒有能夠重新奪回新城星,但也令帝國方面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而對於帝國而言,這場慘勝可能只是下一次慘敗的起點而已,在這場戰鬥中,當約翰遜犧牲了自己而挽回了第一軍的敗勢,從而為其主力艦隊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之後。王國企圖先滅第一軍,而後再合兵一處消滅其主力艦隊的企圖也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帝國艦隊的主力艦隊指揮官正是這次‘威羅會戰’帝國方面的總指揮卡爾。威士歷。這是一位年輕的、不見經傳的皇族。而由於皇族的分支實在太多,即使是同為皇族的帝國約翰遜也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到底是出自皇族的哪個分支,甚至在以前皇族的一些聚會上,他都從沒有看見過這位年輕人。
而這位神秘出現的年輕皇族,一進入人們的視野,便被賦予了‘威羅會戰’總指揮這樣職位。然而,這位可以說一步便登上了軍人夢寐以求的頂峰的年輕人,卻意外的低調,對於約翰遜所做的一切決定,都沒有主見/一如既往的支援,也令外人感覺這僅僅是一個並沒有什麼本事,而僅僅依靠身上那皇族血統而‘代君親征’的一個傀儡主帥。
而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一向被外界視為繡花枕頭的御林軍在後方的騷擾去除之後,發揮出了出人意料的實力。其強勁的反挫立即使得數量上本來還略佔優勢的王國艦隊落入了下風。而當王國第八軍並沒能順利/快速的解決掉由約翰遜親自所率領的那支艦隊之後,王國主力的這種劣勢漸漸明顯起來。
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一向被外界視為繡花枕頭的御林軍在後方的騷擾去除之後,所發揮出來的實力,才更加具有震撼的效果,取得了最好的戰果。帝國主力艦隊在卡爾的指揮下,發起的強勁反挫立即使得數量上本來還略佔優勢的王國艦隊落入了下風。而當王國第八軍並沒能順利/快速的解決掉由約翰遜親自所率領的那支艦隊之後,王國主力的這種劣勢也逐漸明顯起來,而當帝國老帥所在的突擊隊被圍困之後,卡爾的攻勢變得更加凌厲起來。雖然大家都明白,即使卡爾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救得了元帥,但正是因為他亡命得攻擊,也使得羅施王國最終還是失去了這場戰鬥得勝利。
在明白已經無法奪回新城之後,為了避免更大的傷亡(畢竟,這次戰鬥是在他們的計劃之外發生的,相比帝國而言,他們的準備根本就不夠充分),成田一郎在衡量了一番之後,仍然本著顧全大局的想法,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此役,交戰的雙方都付出了相當的帶價,以帝國而言,損失的近700艘戰艦不算,光是帝國元帥約翰遜的死亡,便足以對本來就一日不如一日的帝國軍隊造成巨大的打擊了。如果說,這次慘勝唯一還有能夠安慰約翰遜亡靈的事情,哪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