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這麼看。他認為,在武器裝備上,中國軍隊是雜牌,敵軍是王牌,可是在民心士氣上,中國軍隊難道不是王牌嗎?
李宗仁料定,日軍此時必然驕狂無比,要利用他們這種“驕兵必敗”的弱點,以中國軍隊可以運用的數萬哀兵與之周旋,拖垮它,打垮它!
這就是李宗仁獨特的治軍用兵之道。
龐炳勳,字更陳,河北新河人,1878年生。因其右腿在內戰中受傷致殘,外號“龐柺子”。曾由北洋軍轉隸於馮玉祥麾下。中原大戰反蔣失敗後,被蔣改編為第40軍。由於龐炳勳在數十年的軍閥混戰中機警善變,多有倒戈之事,故口碑不佳。
李宗仁在第一次接見龐炳勳並賦予其重任之時,在收取龐炳勳的人心上很下了一番工夫。
一開始,李宗仁就很誠懇地對龐說道:“龐將軍久歷戎行,論年齡,你比我整整大一輪,你是光緒5年生的,我是光緒17年生的;談資歷,你在第三鎮當兵,又入隨營學堂和東三省測量學校,在保安義勇團當了隊長,而光緒34年,我還在廣西陸軍小學讀書哩。因此,論年齡談資歷,你都是我的老大哥,我是小弟弟。我本來不應該指揮你,不過這次抗戰,在戰鬥序列上,我被列為第5戰區司令長官,擔任了一項比較重要的職務而已。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司令長官,在私交言,我們是親如兄弟的戰友,不應該有什麼上下之分。”
李宗仁早知道龐炳勳是個非常圓滑不好對付的人,內戰中善於避重就輕,儲存實力,這無人不知。但李宗仁有意不點破,語重心長地說:“龐軍團長,我今年47歲了,你已是花甲之年,我們為國犧牲也值得了,這樣才不愧作一個真正的有良心的軍人。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我們為國效命的時候了。”
龐炳勳聽了李宗仁這番話,感動地說:“不管怎麼說,第3軍團已列為第5戰區建制,我一定聽從李長官調遣。長官德威望重,我當部屬的,能在長官領導之下,為國家民族效力,天日在上,萬死不辭!”
收得了龐炳勳的人心後,李宗仁要為龐炳勳排憂解難。從龐炳勳的口中李知道當時龐部雖為軍團編制,實際上只轄5個團,約13006多人,步槍8000枝,手槍900枝,重機槍60挺,輕機槍600挺,迫擊炮60門,山炮4門,戰馬300匹。整個軍團就這麼一點點實力,中央不久又有命令,要將龐炳勳把一個特務團歸併,共編為4個團。5個團都是足額的,中央要特務團歸併,歸併到哪裡去呢?無法歸併,只有解散。軍政部的電令上寫得清清楚楚,說如果不遵令歸併,就要停發整個部隊的糧餉。這是第3軍團的最大的難題。
李宗仁決定要解決這一問題。當著龐炳勳的面,李宗仁立即給武漢統帥部白崇禧掛長途電話。在電話裡,他把龐炳勳的苦衷統統給白崇禧說了,請他馬上找蔣介石請示,要求軍政部收回成命,讓龐部維持現狀。軍政部很快回電:“奉委員長諭,龐部暫時維持現狀。”龐軍團的編制問題就是這樣順利解決了。
李宗仁一個電話,竟然保留了將要被解散的一個團!龐炳勳打了幾十年內戰,還從未碰上李宗仁這樣體恤部下的司令官,他激動得一把抓住李宗仁的手,老淚縱橫。
李宗仁馬上提筆給第5戰區兵站總監石化龍寫了個手令,要石總監儘量補充龐軍團的彈藥和裝備。
龐炳勳做夢也沒想到,他一來到第5戰區,不僅實力沒有被李宗仁吃掉,還保留了即將被遣散的一個補充團,又能領到大批彈藥和裝備,使自己的實力比以前大增,不禁感激涕零。他發誓一般地說道:“長官放心,我這次絕不因為一己之私利而儲存實力,一定堅決執行命令,和日寇拼到底!”
李宗仁見時機已經成熟,便給龐炳勳正式下達命令:“我想請你率部固守臨沂重鎮,遏止南下的板垣師團。可是,那板垣師團乃是日軍中的王牌部隊,自侵華以來,先後犯我察、綏二省,現該部正在臨沂以北集結兵力準備與磯谷師團齊頭並進,南犯徐州。板垣自恃裝備精良,極為驕橫,根本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
龐炳勳忍不住打斷了李宗仁的話,“我這次到臨沂,就是要跟板垣師團拼老命的。儘管我早知道此人是個凶神,很會打仗,但是,我不怕他,只要第3軍團還有人活著,臨沂就丟不了!”
李宗仁甚感欣慰。深信龐部在即將來臨的惡戰中定有所作為。
…
龐炳勳誓與臨沂共存亡(1)
…
臨沂阻擊戰。
日軍第5師團坂本支隊在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