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3/4 頁)
飛揚跋扈之人的。
雖然想到這些,但劉逸依然沒有chā嘴,他知道李賢還有話要說。
見劉逸沒有任何表示,李賢臉上表情稍稍變化了一下,但馬上就恢復正常了,繼續說道:“朕自當太子的那一天起,就立志要整頓朝綱,實施新政,要把我大唐打造成國力遠超父皇及高祖、太宗時候,但母后一天不放權,朕諸多的計劃卻難實施”
李賢也不管劉逸願不願意聽,像竹筒倒豆一樣把他所想的諸多治國理念和打算實施的新政都講給劉逸聽,劉逸聽到有些吃驚,李賢不只做出諸多改善民生的舉措,連軍隊都進行大規模的整頓,大力擴充常備軍,削減府兵規模,這些民生方面的新舉措及軍事方面的改革動作與劉逸所想的有很多的共同點,劉逸也是驚歎於李賢這位長於深宮中的皇家人兒,有如此眼光。
“朕不甘心就如此被人左右,朕已經做足了孝道,朕要有所動作了”李賢最後瞪著劉逸,差不多吼道!
已經十二月中了,臨近過年,又一個朝會日,李賢在御座上就坐,武則天依然在簾後聽政,在朝臣們上奏一些朝事,一些政事拿出來朝議後,朝會也接近尾聲。
就在眾臣都以為皇帝李賢李宣佈退朝會,李賢卻從御座上站起身,面帶微笑地走到階前,看著殿下諸臣道:“如今安西還有戰事,與吐蕃人在青海間還時有磨擦發生,內憂外患都未根除,因此為加強朝中處理政事的能力,朕決定晉一些品級稍低的官員,參預政事堂議事朝事博取眾議,取眾之長,當是最恰當之道”李賢停了一下,再加上聲音,幾乎是吼道,“宣旨!”
一名宦官站了出來,展開手中的聖旨,在一大通讓劉逸聽了有些雲裡霧裡的文言後,是諸多官員的任命,“以黃ménshì郎郭待舉,吏部尚書岑長倩,守兵部尚書劉逸,秘書員外少監、檢校中書shì郎郭正一,檢校中書shì郎魏元忠,並與中書mén下同承受進止平章事此些人等資歷尚淺,然朕賞其才,決定給予重用,且令預聞政事,未可與諸宰相等同名,因此授以同中書mén下平章事之職”
此聖旨一宣佈,朝堂上又一片譁然,誰都知道,“同中書mén下三品”和“中書mén下平章事”都可以算是實際的宰相之職,而且中書mén下平章事之名比同中書mén下三品出現的更早,在貞觀九年時候李靖因病致仕時候,李世民特意授予李靖此職,可以參知政事的。
如今朝中領同中書mén下三品職的官員,也就是實際是宰相之職的人已經不少了,再加這幾名品級稍低,但同樣可以參知政事的人,實際列宰相位的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沒有人會懷疑,這是皇帝李賢挑戰皇太后武則天之舉,是皇帝對皇太后總攬朝事的反擊。在聖旨宣佈完畢後,幾乎所有人都往武則天所坐的地方看去,大家都想知道手握重權的武則天對此會有何反應。
但意外的情況再次出現,武則天還沒反應,李賢已經再次站起身:“今日朝會到此結束,散朝”說著就從御座邊上起步,對坐在簾後的武則天行了一禮,然後在一些宦官宮nv及千牛衛軍士的簇擁下,快步離開宣政殿。
在李賢走出殿mén後,武則天這才起身,沒有任何言語即往外走,在跨下臺階時候,竟然沒有徵兆地踉蹌了一步,差點摔倒,幸虧跟在邊上的上官婉兒眼疾手快,一把攙住武則天
第一百二十四章武則天的還擊
第一百二十四章武則天的還擊
皇帝李賢和皇太后武則天先後離去,面面相覷的眾臣們也在一片沉默中離去,今日朝會中發生這樣重大又離奇的事,沒有人敢在宮中議論這事,一些急於想知道其他人想法的大臣,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問詢,那些準備jiāo流的大臣也都急急地往宮外趕,有可能是找地方sī議去了。
今日來參加朝會的劉逸,卻是沒有和其他大臣一樣出宮,他還是要回到羽林軍大營中值守。這段時間,劉逸怕宮中有什麼意外情況出現,因此嚴令自己所領的羽林軍將士,還有所屬的左千牛衛軍士,嚴加戒備,不得出現任何紕漏,因此,他也極少出宮回府,連月子剛剛結束的太平公主,還有那寶貝nv兒都很少回去看望,惹的太平公主抱怨連連。
劉逸安置的那幾名跟隨太平公主進宮的替身“宦官”和“宮nv”,這次並沒有隨太平公主回公主府,依然留在宮中,這些人的“原身”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代替他們的這幾個人,只有在宮中的情況平靜了,才有可能再找機會出宮,或者因為“意外”的情況而變相出宮。
那幾名扮作宦官的人都是劉逸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