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3/4 頁)
劉逸進殿約一刻鐘後,司禮宦官尖細的聲音響起,“天皇陛下,天后娘娘駕到,文武百官早朝”
隨著呼聲,李治在一名宦官的攙扶下,走在最前面,身姿端得很正的武則天走在後面,這是出乎大部朝臣意外的事,今日的朝會竟然是皇帝李治親自主持,要知道已經有近兩個月時間,皇帝都沒有在朝會上lù面過,連前些日子出征大軍的凱旋儀式,也沒參加,都由太子李賢主持的。
殿下武將列中站立的劉逸也一臉疑huò地看著這個“可能”即將成為自己老丈人的皇帝,也在擔心李治的身體,不過今日李治的氣sè看上去還不錯,心情也應該不差,臉上都有笑容lù出來。
“眾愛卿平身!”李治兩手虛託了一下,示意諸朝臣平身。
李治輕咳了兩聲後,用他那聽起來稍顯有些虛弱的聲音講道:“上一年,我大唐軍隊擊敗了反叛的阿史德溫傅、阿史那泥匐熟、阿史德奉職部的聯兵,可惜被阿史德溫傅逃脫了,阿史德溫傅不甘心就此失敗,再次糾集阿史那伏念部一道叛我大唐,朕和皇后聽從眾愛卿的奏議,決定再次派大軍進剿平叛,以禮部尚書裴行儉為統帥的定襄道行軍部的大軍十萬人再次開進安北yīn山一帶,經過數場戰事,輕鬆平定了突厥人的叛luàn咳咳咳”
李治說了一大通話後,用力地咳嗽了幾下後,再稍停了下,這才繼續說道:“定襄道的諸將在裴大總管的率領下,奮勇作戰,特別是檢校右千牛衛將軍劉逸、左羽林將軍程務tǐng兩部,更是在此戰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定襄道前軍總管劉逸,率六千jīng騎,疾行千餘里,越yīn山,攻擊阿史那伏唸的牙帳,盡俘其眾,阿史那伏念及其他突厥頭人的家眷也全部被俘,並在回程途中,聯合副大總管曹懷舜所部,bī降度沙所領的薛延陀部約一萬帳,此等戰功,在此戰中無人可及;石地道行軍總管、檢校左羽林將軍程務tǐng,聯合左衛將軍李知十部,重創阿史那伏念親領的數萬人馬,迫使阿史那伏念率幾千殘部敗逃,正是劉逸和程務tǐng這兩將的輝煌戰果,最終迫使阿史那伏念向我大軍請降”
李治揮手示意正想站出來表示什麼的劉逸和程務tǐng不要打斷他的話,原本想站出來謙辭一番的劉逸和程務tǐng只得退回班列中。
李治又清了幾下嗓子,繼續說道:“此戰能這麼快結束,幾將所領的各部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與大總管裴愛卿所制定的周密計劃是分不開的,正是裴愛卿對諸將的領兵作戰能力瞭如指掌,才各盡其才,讓諸將有作戰中發揮了最大的作用,裴愛卿、劉愛卿、程愛卿居功至偉,朕和娘娘自有重賞,其他各將也都有獎賞”
“陛下、娘娘,臣有異議!”一個與朝堂上氣氛不協調的聲音響了起來,劉逸一看,又是裴炎。
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裴炎,李治也很是驚奇地問道:“裴愛卿,你又有何異議?”
“陛下、娘娘,臣覺得,裴尚書雖然為定說襄道行軍大總管,這次同樣沒有親自參加作戰,剛剛陛下也說了,此戰能這麼快結束,全因為程務tǐng將軍率軍擊敗了阿史那伏念所領的數萬人馬,劉逸將軍將阿史那伏唸的牙帳攻破,將其家人盡俘,阿史那伏念已經窮途末路了,這才來歸降的,臣也知道,這兩將出擊的計劃雖然是裴尚書制定的,然程務tǐng將軍在東進過程中,是在突然之間遭遇阿史那伏念親領的那部人馬,全賴程將軍作戰勇敢,力挫數倍於已的阿史那伏念部,迫使其東逃,並在阿史那伏念逃跑的過程中,不斷殲其殘部;劉逸將軍攻擊牙帳的計劃是嚴格按裴尚書制定的計劃不假,但其利用我大軍兵威之盛,bī降薛延陀部與裴尚書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因此臣以為,此戰中裴尚書作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所制定的計劃對此戰的勝利雖然起到不少的作用,但作用並不是決定xìng的,數場戰役的勝利都是領兵將領臨機應變才取得的,不應對其重賞,而應對戰事取得勝利起到關鍵作用的程務tǐng將軍、劉逸將軍及其他諸將給予重賞即可而因為裴尚書事先沒有預料到阿史那伏念會領大部人馬攻擊我分兵進擊的大軍,沒有給石地道的程務tǐng將軍部進行策應,差點導致程務tǐng將軍部在遭到阿史那伏念攻擊時候遭到重創,所幸程務tǐng將軍足智多謀,英雄善戰,才化險為夷,取得大捷,並給予阿史那伏念以致命的一擊,所以臣以為,裴尚書戰略上的失誤,朝廷還要給予其處罰”
裴炎口若懸河般的一通奏訴,再次把殿內的諸臣都驚呆了,大部分的人都記得,上次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