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則天面前深受信任的女官,許多宮中誥命都是出自她的手下,對武則天的影響非同一般,再加上其才學不一般,因此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尊重,包括武三思等人在內的諸多官員,在上官婉兒面前也是不敢狂傲和放肆。
“武將軍上來即可!”上官婉兒示意武三思上前,到她剛剛所站位置。
今日所獻之詩,獻詩的人不但要吟出來,而且還要在吟間將詩寫出來。
武三思上前,對在場的諸人行了禮,抬起頭,稍做沉思狀,即開口吟道:
年光開碧沼,雲色斂青溪;
凍解魚方戲,風暄鳥欲啼;
巖泉飛野鶴,石鏡舞山雞;
柳發龍鱗出,松新麈尾齊;
九韶從此驗,三月定應迷。
吟完,武三思也開始書寫。
聽武三思吟出此詩,劉逸大吃一驚,想不到武三思還果真有點才學,能做出不錯的詩來,這詩無論是即時做的,還是來之前想好的,能做得韻節齊整,平仄相襯,還是不簡單的,至少他劉逸沒這個能力,打死也做不出來。
“好,好一首《春日即景》!”上官婉兒捧起武三思的詩,由衷地稱讚道,還有些挑釁地瞪了一眼劉逸。
劉逸前面的太平公主似乎感覺到了上官婉兒往劉逸這邊瞟過來的眼神,回頭怒瞪了劉逸一眼,劉逸只能回以一個無辜的表情,兩女人隱隱地鬥法,傷及他這個無辜了。
劉逸也在轉眼間看到了上官婉兒有些尷尬的眼神。
看起來這首詩確實還不錯,劉逸看到在場上許多人都點頭稱道。
“還請上官司薄一品此詩!”武三思謙遜地說道。
上官婉兒捧著武三思的這首詩作,滿臉含笑道:“下官細品此詩,實可稱上佳之作,初春之景盡入其中,然最後兩句,對仗上稍欠工整,有些牽強!下官直言,還請武將軍見諒!”
“上官司薄點評的正公無私,下官甚是敬佩,”武三思聽到上官婉兒如此評價,大喜過望,“以後還請上官司薄再指點一二!”
“武將軍客氣了,也要請將軍多多指教!”上官婉兒客套道。
“不敢,不敢,”武三思作了一禮,滿臉得意地回到自己的座上。
接著是朝議大夫劉禕之站了出來,這位被武則天倚重的“北門學士”中的重要人物,也即吟即做,一首長詩從他口中流出來:麒閣一代良,熊軒千里躅;緝圖昭國典,按部留宸矚
接著其他一些人站出來,分別吟誦和寫就他們的詩作,這些詩劉逸都是沒有聽到過的,他聽的有些雲裡霧裡,假冒的文人與真文人還真有很多的區別的。
劉逸很想聽聽他所認識的裴行儉作首詩,哪知道裴行儉只是坐著聽,卻沒有站起來上前吟誦詩作的意思。
倒是那名所謂的正諫大夫明崇儼,上去吟了一首詩。其所吟的是一首詞躁華麗,空洞無物的詩,很直白地表示了對天后武則天的奉承之意,讓人聽著反感,連劉逸這個假冒的文人都聽著有些噁心。上官婉兒只有兩個字的評價,“好詩!”便沒有了下文,讓明崇儼有些尷尬。
上官婉兒對其他人的詩,都是有一番評語的,只有對這位明崇儼,就這兩字的評價,誰都能看出來,這是一種不屑與鄙視,劉逸事先也得到了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明示,不能作這種型別的詩,武則天不會喜歡的。
武則天舉辦這樣詩會的目的是想發現一些文采不錯之士,為自己所用的,並不是來聽阿腴奉迎之詞的。
劉逸也很想聽聽太平公主這次有沒有帶詩來,只不過今天這位大唐最尊貴的公主只是靜靜地坐著聽,沒有任何想站起來吟詩的念頭。
在場的大半人已經有了詩作,但讓劉逸感覺到不妙的是,很可能還是武三思的詩出眾些,還有劉禕之的那首,其他的都是泛泛之作,不大入流。
他也想再聽聽其他還有什麼人作詩,聽了半天,還聽出些味兒來了。
“不知公主可有詩作帶來?”在看到沒有人接著上場後,上官婉兒笑著問太平公主道。
“本宮肚無才學,今日只是來欣賞諸位的詩作,並沒有詩作!”太平公主站起了身,傲然地看著在場的諸人,並沒有因為今日自己不做詩而不好意思,“不過今日跟隨本宮來的左千牛衛千牛備身劉逸,有極佳的詩作,還帶來了至少兩首,其中一首即算在本宮頭上!嘻嘻!”
聽太平公主如此一說,上官婉兒有些變了臉色,很是難看,還恨恨地瞪了一臉無奈的劉逸。
劉逸怎麼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