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娘”劉逸將母親放在榻上,一隻手掐著母親的人中,一邊呼喊著,好一會,張氏才睜開了眼睛,兩眼失神地望著面前的劉逸,眼神很是空洞,彷彿對一切視若無物,只是眼角有大顆的眼淚在滾動。
劉逸拉著母親的手,眼中也有淚在翻滾,他沒想到他前些時候的擔憂還真的應驗了,父親真的沒有機會回來,這一刻,他不知道如何安慰母親。
邊上的丫環們也都在低聲抽泣著,一名丫環上前替張氏擦去眼角的淚。張氏在失神了一會後,卻一下子坐了起來,出乎劉逸意外的堅決,“三郎,你去問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快去”張氏有些失態地吼道。
“是,娘!”劉逸擦了把眼淚,吩咐丫環們照顧好自己的母親,即快步出了屋,問明兩名回來報信家僕休息的地方,大步跑了過去。
稍微整理了一下,正在喝著湯的兩位家僕,正在向管家劉年講著青海的事,看到劉逸進來,都忙站起了身。
“你們與我說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劉逸已經穩定了情緒,沉著聲對屋內的幾個說道。
兩位回來報信的家僕相對看了一眼,還是劉忠先開口,“三少爺,二老爺和兩位少爺帶著我們先到鄯州,抵達鄯州後,在原先老爺一名偏將黑齒常之將軍的幫助下,到達吐蕃人的大營外”
原來劉延景和劉邁、劉遠到達鄯州後,作為大唐使者的婁師德,已經透過與吐蕃人人談判,達到停戰協議,不知婁師德是如何說的,吐蕃人退回到原來呆的青海附近,劉延景等人在洮河道一名偏將黑齒常之的幫助下,透過雙方約定的遣返一些俘虜的舉動,護送著劉延景等人到吐蕃人的大營外,準備置贖劉審禮。哪知道他們抵達吐蕃大營後,得到的訊息竟然是,劉審禮已經在五天前因病亡故了。
“老爺是受了重傷後被俘,最終傷情惡化,而病故的!”另外那名喚劉寧的劉審禮親衛接過話,哭著說道,“老爺被俘後,吐蕃人天天派人勸降,老爺每次都是厲斥,並拒絕吐蕃人為他治病,最終”劉寧說到後面已經泣不成聲了。
“二老爺和兩位少爺跪在吐蕃人大營外大哭,吐蕃人感於老爺的忠勇,還有二老爺及兩位少爺的忠義,派人將老爺的遺體收殮後交給了二老爺他們”劉忠再次接過話頭,有些不連貫地說道,“二老爺與兩位少爺護送著老爺的遺體,往鄯州回趕,同時遣我們先一步回來報信!”
劉逸眼中再次滾出淚,但他馬上擦乾,同時喝令面前的三位家僕,“都給我止住哭,老爺被俘後拒降,這是忠勇大義的行為,是我們劉家值得驕傲的事,如何能再哭”
聽劉逸這麼一喝,管家劉年及劉忠、劉寧馬上止住了哭,有些驚慌地看著面前這位平日裡喜歡搗蛋的三少爺,不知道這位三少爺要他們接著做什麼
第三十六章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
“你們兩個,好好休息一下,吃些東西,待會少爺再來,你們把所有詳細的情況都給我好好地講講!”劉逸很是冷靜地命令道。
父親已經病故,心裡雖然傷痛,但他也明白叔父派人來報信的用意,肯定還有什麼事兒交待的,他還要詳細問詢一下這兩位家僕。
劉逸想著朝廷也應該收到訊息,劉逸明白自己現在要做的是,利用家僕帶回來的訊息,如何為已經病亡的父親挽回名譽。
若是父親死後還是被蒙羞,那九泉之下也不會甘心的。
父親的遺體已經在叔父與兩位哥哥的護送下,往鄯州去了,想必過些日子就會從鄯州運回長安趕來,劉逸希望在父親遺體抵達長安前,能將事情弄清楚,併為父親挽回名譽,得到朝廷的追贈,這是作為兒子必須要做的。
如今有個往青海去了一趟的劉忠,還有個一直跟隨有父親身邊的親衛劉寧,那這場戰事的前前後後,應該都會清楚了,只是這兩名家僕因這連續的長途奔跑,體力已經透支,精神方面也很是疲憊,必須要給他們一些時候休息,才可以將事情的經過源源本本地講出來。
“少爺,我們沒事”兩位家僕雖然體力精神都很差,但還是很堅強地說道。
“少爺我先去看看夫人如何,你們先休息,吃些東西,好好想想二老爺交待的事,一會我再來!”劉逸站起身說道,再吩咐管家劉年道:“年叔,你派幾個人照顧他們!”
“是,三少爺!”劉逸的話讓人不可抗拒,原本從來不把劉逸當回事的劉年很順從地應道。
劉逸快步起身,回到自己母親的房內。
出乎劉逸的意外,此時的母親雖然還在落淚,但神情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