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法律史、刑法、民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經濟法等,還要修其他的相關課程
如外語、政治學等。這種教育從形式到內容,都是蘇聯式的,和西方的法律教育
完全不同,和列寧當時在聖彼得堡大學法律系所受的法律教育也不同。
普京在大學5 年的時間,正是世界觀開始形成的時期,這個時期(1970~1975
年)是蘇聯在勃列日涅夫主政下的停滯時期,蘇聯僵化的體制、四處對外擴張和
同美國的軍備競賽制約了蘇聯本來就沒有彈性忽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經濟,蘇共黨
內缺乏民主,在社會上又壓制不同聲音,蘇聯社會的許多矛盾雖然還潛伏在水下,
但正在逐漸消耗這個社會,危機的因素上已經開始積累。
不過,在表面上社會還是穩定的,像普京這樣工人家庭出身又能認真讀書的
學生,不會受到當時社會上持不同政見者的影響,相反他後來進入的克格勃在國
內正是以監視和鎮壓這些持不同政見者為要務。
當時在法律系主講經濟學的阿。亞。索布恰克教授,是普京的老師,普京從
三年級開始聽他的課。普京的畢業論文《論國際法中的最惠國原則》也是由索布
恰克主持論文審查的,這篇論文得了“優”。
這一關係,後來對普京的從政產生了決定性影響。索布恰克1937年出生於西
伯利亞的赤塔市,那裡距離中國的滿洲里只有二百多公里。索布恰克和普京有某
些相似之處:同樣出身於工人家庭,索父是火車司機,家境並不寬裕,靠努力學
習,進入名牌大學而改變了命運。索布恰克在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即被分
配到斯塔夫羅波爾邊區工作,那裡是安德羅波夫和戈爾巴喬夫的故鄉,索布恰克
在當地工作的時候,戈爾巴喬夫正擔任邊區共青團的書記。索布恰克在工作之餘
以函授的方式讀完列寧格勒大學的法律研究生,此後終於回到了列寧格勒的母校,
擔任了法律教授。索布恰克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對當時蘇共的統治方
式持批判態度,不過在講臺上他不會公開挑戰當局,因為那樣做的結果,將是被
捕和流放國外。因此,索布恰克和普京的關係只是普通的師生關係,這種關係要
在大環境改變以後,在特定的條件下,會形成政治上的共同利益。可惜的是,2000
年1 月19日,索布恰克在加里寧格勒為普京的總統競選奔走之際,卻不幸死於心
髒病瘁發,年63歲。
索布恰克不僅是普京在法學上的導師,也是將普京帶進政治領域的上司,可
惜命運沒有垂青這位法律教授和蘇聯後期的改革派重要人物,他在普京即將正式
成為俄國總統之前就離開了人間,沒有成為“帝師”。
和柳德米拉結婚
普京的大學生活很普通:上課,在圖書館看書或溫習功課,在體育館練習柔
道和桑勃式摔跤。他還喜歡在山地滑雪。這些愛好他一直保持到現在。以俄羅斯
人的標準來看,普京作為男人是不算高的,但是透過柔道和摔跤,他成了運動健
將。普京是1974年的列寧格勒柔道比賽冠軍,那年他正在讀大學四年級。普京讀
二年級的時候,參加組建年級的柔道隊,一個新手在練習時不慎摔壞了頸椎而死
亡,對普京的心理打擊很大,他本來就不善交際,或許這一意外事件使他覺得內
疚,從此過著近乎離群索居的生活,不和同學來往。《莫斯科新聞》說,“現在
普京的同學中沒有一個人能夠誇耀自己同代總統的友誼。”普京這樣形容柔道:
“我有一個好的教練阿。拉赫林。”“也許是教練對我的生活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因為柔道不僅是體育,它也是哲學,柔道愛好者要尊重長輩,尊重對方,但沒有
弱者。”這位教練現在還在當少年的教練。
大學生時代普京的生活是儉樸的。現在的聖彼得堡大學附近到處是咖啡館和
小吃店,學生們下課後可以在這些地方很舒服地坐上幾小時。但是在普京就讀的
年代,要喝杯咖啡(而且是質量不好的桶裝咖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