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個
直轄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1 個自治州和10個民族自治區。各主體由於各自
不同的原因,和中央政府有這樣那樣的矛盾。普京的工作,就是檢查總統政令在
各聯邦主體貫徹執行的情況,處理各主體的投訴和要求,協調相互的關係。普京
負責這項工作,首先是得以站在中央的角度瞭解89個主體的情況。其次在和主體
打交道的同時,也積累了經驗。普京在和地方交涉的時候,態度強硬,手段則軟
硬兼施。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各地各種獨立和分家的思潮蜂起,地方和中央的關
系也非常複雜,不少地方主體在和莫斯科打交道的時候,如果要求得不到滿足,
就動輒以獨立相威脅,而普京總是有辦法使這些地方就範,因此各地的官員私下
給了他一個綽號“帝國主義者”,這個綽號似乎比“灰衣主教”帶有更多的貶義,
不過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普京的行政和管理能力很強,顯然,到了莫斯科之後,
普京在很短的時間就進入了角色。和在聖彼得堡一樣,他在工作的時候,幹練務
實,同時能夠很好處理與上級和左右的關係。監督總局局長這個職位,對普京後
來的逐步上升很有好處。普京之前的最高領導人,從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一直
到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都有地方工作的經驗,普京和他們不同,只有大城市工
作的經驗,對地方和基層瞭解不多。但是話又說回來,普京面對的這種局面,即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本身經常處於危機的狀況,是過去所沒有的。例如第一次車臣
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衰落的俄國軍隊敗給了小小的車臣,老大帝國不僅面子盡
失,而且戰略對外極為重要的高加索地區有被分割出去的危險。這雖然不是監督
總局的責任,而且第一次車臣戰爭發生的時候普京還在聖彼得堡,但是普京對車
臣問題一直極為關注,他的“帝國主義者”本色後來在他當了總理之後就出兵車
臣再次充分顯示。這種全域性性的視野和角度,為當總理和總統所不可或缺。
在這個時期,普京和將他引進克里姆林宮的丘拜斯兩個人的命運發生逆轉,
普京開始節節上升,丘拜斯則逐步下降,這和當時俄羅斯複雜的政局、上層的鉤
心鬥角有關。丘拜斯和俄國的金融寡頭別列佐夫斯基交惡,是一個關鍵。
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出生於1946年,猶太人,數學物理學博士。
曾經在蘇聯科學院管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獲得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稱號,
發表過超過一百篇學術論文。別列佐夫斯基有猶太人經商的才能,又趕上了蘇聯
解體和俄羅斯私有化的機遇,與汽車大王卡丹尼可夫合作,以進出口的差價倒賣
汽車發了大財,隨即開辦銀行,並進軍航空和石油業,又控制了俄國影響最大的
公共電視臺,擁有至少30億美元的資產。別列佐夫斯基也是尤馬舍夫引薦給葉利
欽的,他和其他新資本家在1996年的總統選舉中,為葉利欽籌集了數億美元的經
費。葉利欽競選勝利連任總統,即任命別列佐夫斯基為國家安全委員會副秘書,
別列佐夫斯基有錢有勢,成為俄國灸手可熱的人物,他和丘拜斯本來關係不錯。
1997年5 月俄國政府決定將電信投資股份公司私有化。這個公司控制了俄國
廣播電視線路。最後以別列佐夫斯基為一方,波塔寧為另一方,兩個財團展開了
激烈的爭奪。丘拜斯等四個副總理均支援波塔寧,別列佐夫斯基失利,和丘拜斯
反目成仇。丘拜斯的一個心腹被葉利欽解職,輿論認為是別列佐夫斯基的報復。
但是丘拜斯不甘示弱,向葉利欽告了別列佐夫斯基一狀,葉利欽又撤了別列佐夫
斯基的職。但是別列佐夫斯基不是省油的燈,利用新聞媒體揭露了丘拜斯的稿費
醜聞。丘拜斯和其他人合著《俄羅斯私有化史》,尚未寫完,每人已受稿費9 萬
美元。別列佐夫斯基透過媒體將此事說成是和電信投資股份公司拍賣有關的受賄
事件,丘拜斯等人一時成為眾矢之的,雖然保住了第一副總理,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