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部分(第3/4 頁)
居然直接扶著單馬雙輪鏵犁在耕種,口中還吆喝起來。
大臣們也不好意思看著皇帝吳越大王耕種,自己插個手看熱鬧,也只得挽起衣袖袍子用帶子繫好,幫著上種子什麼。畫師和雕刻師大眼不眨,這是特意吩咐的,要的就是農耕圖,為的就是讓天下知道,讓後世知道,不是假模假樣幹農活。
畫師滿臉是汗水,驕陽下,作畫並不比干農活的皇帝夫婦輕鬆。史官也拿出紙筆,開始記錄,皇帝領眾大臣農耕於皇莊某,皇帝親操鏵犁耬車策馬耕地一頃餘。
--------
整整一個房間的珠寶,吳越大王帶了袁氏姐妹來到吳越軍在雒陽的藏寶室,其實是軍費儲藏室。數百箱子的銀幣加大銅幣,還有幾十箱子的珠寶玉石。
“袁氏父子,歸順我,則只管來取此寶室珍寶財貲。”
“妾身一定封書給家父,勸來雒陽。”袁雁盈盈拜下。吳越大王要的就是袁氏徹底歸順,遼東公孫還不在眼裡。
吳越大王楊晨毓轉身面向袁雨,袁雨面露哀色。
“大王何不廣散財貲,募壯士良將,定能平了河北。作此無用之說以誑太上王,非妾能也,望大王明察,大軍過處,螻蟻不存也。”
“你說的也不錯,不過,戰非不得已,我還是想讓你們姐妹勸你們父親過來雒陽安坐朝堂公卿之位。”
“大王,家父是彌堅之人,兵馬十萬餘,民百萬,況鮮卑烏丸等皆服之,奈何低頭消磨。”
“勸勸何妨,袁紹是英雄也。吾不願殺之。”
楊晨毓面色不渝起來,“戰者,甲兵十萬,戰車數千,天下糜動,一日而耗千金,雖勝民亦傷,吾不忍也。望你告之乃父。”
“諾。”袁雨轉眼間,和袁雁對視頃刻,又拱手致意,
“太上王啟稟。”
“愛妃說就是了,何故如此。”
“大王乃仁德之君,我父一旦起刀兵,萬望給我袁家留個後,不做斬盡殺絕之事。妾身在此給大王日日念長生經,以報大王活命之恩。”
“天下之事,政不同則起刀兵也。唉!我自廣釋出告,沒有加入叛亂的家屬,無罪無責是也,無須擔心,各安其命,絕無牽連。”
“謝大王仁德。”倆姐妹一起跪下給吳越太上王磕頭。
“愛妃,此地是暫住,咱們在天下一統後還要回吳越去,吳越句章王城,姑蘇,申港都可以安居。”
吳越太上王楊晨毓面沉南方,是啊,二十多年的居住,基本當作家鄉了,南方紫山山脈才是自己歸老之處啊!其實心裡還是有很強烈的衝動去羅馬、去美洲、去非洲見識一番,甚至是後世紐西蘭都想去看看。只是帝王家,家國國家,已經不能輕分。有生之年能巡狩漠北,封禪北海之嶺已經是此生最得意事了吧。
萬獸苑吳越太上王本來是親自管理,在政務經濟繁忙之中還擠時間出來管理一個後世動物園,還是自己念念不忘的雄心,遊玩世界的理念。
“多少事,少年猖狂氣志囂!”
實在是無心思做詩做詞,只一句下去沒得說了,眼淚下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當年太祖也是這般無奈吧,歲月無情,壯士易老啊。楊晨毓心思飛動。
而袁氏二妃以為是在族誅滅滿門上思前想後吧,畢竟這個年代太喜歡這麼玩了,哪能想到吳越大王已經心思飛出三萬裡。
=====
“皇帝回駕!”雒陽沿街主幹道被清理乾淨,吳越太上王怕有刺客什麼,乾脆不準百姓出門,全部縮在家裡,免得出事。所以皇帝回宮一行還是很乾淨利落。
“臣拜見皇帝陛下。”楊晨毓跪下按照君臣之禮拜見兒媳皇帝。
後世人對跪拜禮不瞭解,以為是屈辱,其實人家能接受你的拜見,才是給你面子。而吳越太上王一向仁德,也不看重這些,這華夏自有華夏禮節,這跪拜禮都廢除了,一點特色都沒,可不是什麼好事。再說跪拜之禮是以前坐在席子上的需要,互相本來就是跪坐,順勢躬身就成跪拜而已。沒有成見很重要,要不很多東西你不會理解。廢除跪拜禮是不好的事,吳越太上王只是縮減使用範圍,這君臣相見,還得跪拜禮節。
“平身,太上攝政王,您是不是要寡人辦那個事。”
“陛下,非是臣要您辦事。而是國家需要陛下早下決斷,佔理而徐徐圖之。”
“那您收了袁家的女人,又不給人家辦事,也算千古背義的貪鄙小人?!”皇帝這是調侃,其實倆人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