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別走。”
按李天霸的說法,在樂觀的情況下也許能逃走一半,那不樂觀的情況是什麼?最後只逃走鄧名和身邊的幾個人?把周開荒和李星漢還有兩千多明軍都扔在這萬縣北面的山區裡,他們兩個人肯定是不會扔下部下獨自逃生的。
聽鄧名的口氣變得斬釘截鐵,趙天霸嘆了口氣。如果不是因為他一個部下都沒有,現在也可能會去緊急集合部隊了:“先生說的不錯,但是軍心已經散了,若是剛才先生能下定這樣的決心”
趙天霸想了想,又搖了搖頭,剛才就是鄧名下定決心也未必有用。敵強我弱的形勢太明顯,萬縣是怎麼也不可能守住的。若不是因為每個人都將這再明顯不過的前景看明白了,他們也不會一鬨而散跑回萬縣緊急動員。
鄧名看到又有一些士兵從上游防線跑回來,越來越多的明軍士兵發現了正在靠近的敵軍艦隊,這些士兵呼喊著一路向萬縣飛奔而去,不用說,片刻後這個訊息就會傳遍全城。明軍的控制力不夠強,距離雲陽x根據地又太近,說不定有些士兵就會自行開始撤退,有些軍官可能也會這麼做。
“我又想起了古代一場有名的戰役,我們的處境倒是有些像。”
趙天霸的眼睛突然一亮,雖然對這個宗室子弟會生出各種各樣的想法,但他承認對方確實是比自己見多識廣。
“我想起了昆陽之戰。”鄧名自顧自地說起來:“當時劉秀領著軍隊阻擊王莽的大軍,劉秀的部下望見王莽的軍隊勢大,水陸並進、兵馬鋪天蓋地,就紛紛主張撤兵。可是劉秀覺得,在強大的敵人面前自己人已經先害怕了,這種情況下如果撤兵,多半就一洩千里,潰不成軍了。”
“先生說的劉秀是何人?是誰阻擊王莽的軍隊?”趙天霸倒是知道王莽,王莽的名氣很大,幾乎沒有人不知道。
“劉秀就是漢朝的光武帝,興復漢室的那位天子。”
“哦,原來是光武天子,怎麼能直呼他的名字呢!”趙天霸在心裡暗想:“漢光武帝名叫劉秀,好,今天又學到了一手。”
“看到將領們已經一致要求撤兵,光武帝沒有辦法說服大家,只好撒了個謊,就說王莽的大軍並沒有朝著我們昆陽來,而是直接去宛城了。眾人聽說以後相信了,高高興興地都不走了。過了沒多久,王莽的大軍就把昆陽包圍了,大家想走也走不成了。”
鄧名說著這個典故,相信趙天霸已經聽懂了自己的意思:“如果我們背城一戰,戰勝的機會比逃回雲陽的機會還小嗎?”
“兩千五百士兵,就差也能有幾百脫險吧?就算五百個,那也是有兩成的機會逃走,對吧?靠著一座沒有城牆的城池,敵兵是我們的兩倍,還有三千肯定會倒戈的降軍”趙天霸搖頭道:“十無一勝,還是撤兵划算,說不定能撤走的還不止五百呢。”
鄧名發現自己說服不了任何一個人,只能長嘆一聲,不再做爭辯。
“還是趕緊回城去吧,大家估計在整頓部隊了,鄧先生再不回去他們可要著急了,”趙天霸催促著,接著又隨口問了一句:“那場昆陽之戰,漢光武帝的形勢也像我們今天這樣危急嗎?”
“嗯,是的。”鄧名說道:“光武帝一共有戰兵三千、輔兵七千。對面王莽的軍隊由太師、上將軍領軍,人數四十二萬,水師有三千多隻艦船,士兵可以踏著船面從黃河的南岸走到北岸。”
“一萬對四十二萬”趙天霸說話的同時臉色暗了下來,有種剛才的問題給自己丟臉了的感覺,而且鄧名回答自己時那種一本正經的表情讓他覺得有種諷刺的含義在裡面。
“是啊,”鄧名點了點頭,嚴肅地又說了一句:“和我們一樣的危急啊。”
“那麼昆陽一戰漢光武帝最後贏了?”趙天霸的臉更暗了,他覺得光武帝既然最後稱帝了,那多半是贏了,自己這個問題顯得多餘了。
“看見王莽的軍隊重重迭迭包圍了城牆,無路可退了,眾將只有下決心跟著光武帝出戰。”果然,只見鄧名重重地點頭,答道:“光武帝率領三千人出城逆擊,殺盡了關中雄兵四十萬,陣斬王莽的上將軍,追亡逐北五十里,焚舟船三千艘,黃河為之不流,江山因而易主。”
“唔。”趙天霸低頭不語,默默看了腳下的地面一會兒,小聲地評價道:“這還是人嗎?”
“那一年光武帝才二十幾歲,他的年紀和趙兄差不多。”鄧名又補充了一句。
“是嗎?”趙天霸抬起頭來輕聲反問了一句,一絲怒色從臉上一閃而過。
人能是,我亦能是!
萬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