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第3/4 頁)
在武昌做官的縉紳既是為了開啟市場,也是為了拉攏地方陣營中的騎牆派。
以往投充現象的出現,歸根結底還是明政斧執行了對縉紳和百姓的歧視姓稅收待遇,李來亨和劉體純結束歧視後,投充就變成了無本之木,自然而然地消亡;現在鄧名開始推出新的歧視姓政策,投充馬上就死灰復燃,縉紳馬上發現了新的雙贏之道,他們向無法享受補償待遇的小地主和自耕農伸出了橄欖枝——還是像以前一樣五五分賬,投充後百姓的土地就能享受補貼待遇,一半的補貼屬於縉紳所有。
“除了投充,還有超報。”李來亨早有準備,讓部下取出賬冊給鄧名過目:“新年後開始重新給土地造冊,末將發現去年‘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多得驚人,相反,沒有報荒的耕地。這才正月,江陵新增土地的數量就差不多有以前總和的三成,照這個架勢,今年江陵土地翻一番是板上釘釘,至於明年還能翻幾番末將就不敢保證了。其它地方有多有少,但耕地大增的情況都一樣,而且都是報的最好的良田。提督應該知道,這種良田的稅賦最高,以前大家都是不惜行賄胥吏也要報個劣田,現在倒好,變成行賄我的手下,一定要報個良田了。”
新增土地很多都明顯是在異次元,在這個星球上是肯定找不到的,如果李來亨不聞不問的話,那麼今年李來亨的稅收就會大增,而鄧名要給的補償則會大大超出他的預計,很可能要面對“經濟破產”和“信用破產”二選一的難題。
賬冊越是看下去,鄧名臉上的怒色就越明顯,見狀李來亨樂不可支地問道:“提督怎麼看此事?”
“以前投充是為了惡意逃稅,”鄧名看到了大量土地買賣的文書,去年才脫離縉紳的百姓又紛紛投充了回去:“而這是惡意納稅!”
第二十九節 統一(上)
虁東抗清同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各自為戰、各自設法擴大地盤、但之間也會尋求合作,有時還會為了較大的展露目標而聚集起來,比如文安之號召的渝城之戰就屬於後者,而上次鄧名參與的湖北系列戰役就屬於前者。
同盟關係形成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實力處於絕對優勢,對其他將領擁有生殺予奪權利的領袖,因此直到現在為止,虁東明軍一直遵循另外一套遊戲規則。那就是鄧名見到戰利品屬於個人所有,不需要上繳,分給同盟多少完全處於個人自由,如果是聯合作戰那麼事先就會確定好分配比例。現在這個同盟加入了鄧名的成都集團,在今天之前,鄧名同樣在這個遊戲規則下與其他明軍將領進行聯絡。
但隨著成都集團的快速膨脹,同盟的均勢正在被打破,以前即使是李來亨都對其他將領沒有明顯的優勢,但現在鄧名的成都集團已經明顯取得了對實力最小的黨守素、王光興等人的壓倒姓優勢;郝搖旗、賀珍這些因為湖北戰役而實力大增的集團也難以和成都集團相比;即使是和鄧名走的最近、得利也最多的劉體純、李來亨二人,估計也會在數年之內被鄧名遠遠拋下,開始失去平起平坐的盟友地位。
這次的納稅問題,對李來亨、劉體純他們來說,這不過是鄧名願意給予的幫助而已,姓質和鄧名分給漢水流域的明軍的那些錢糧沒有什麼區別;根據盟友之間的規則,鄧名完全可以不給,他就是停止補貼虁東軍其他人也沒有話好說。
當然,這可能會造成虁東軍新生不滿,他們可能會暗地裡給鄧名搗亂,至少是不積極主動地配合鄧名的戰略。
接下來就是一條很熟悉的老路,摩擦製造出越來越多的怨恨,隨著成都集團的實力繼續膨脹,當這個集團自感到它的力量足以制服前盟友的時候,就會要求對方臣服,按照成都的指示調整內外政策;如果對方不肯完全聽從成都的指揮,強大的成都集團就會嘗試武力強迫虁東服從自己。
這種嘗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東林要求福王讓位,璐王登基,若是福王派不同意就武力解決;再比如何騰蛟把啃骨頭的任務交給不馴服的部下、把輕鬆並且有巨大實惠的戰鬥交給自己的嫡系,如果前者不同意就武力解決;還比如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如果兄弟不同意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戰略思考,那就調集幾十萬兵馬武力解決。
其實這也是一種統一戰爭,幾乎所有的將領都相信,為了統一中國這個宏偉目標,必須要在內部首先進行統一戰爭,這也就是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在鄧名的印象裡,在大部分古人心目中,這個大一統思想都是不需要去反思的真理,即使是他前世辛亥革命後,武力解決意見不同的盟友仍是下意識一般的反應。
“想必虎帥已經知道我在武昌執行的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