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2/4 頁)
趙天霸連忙說鄧名確實有誠意,最後李定國沒有采納陳佐才的意見,而是表示行軍禮也很好,讓士兵們居安思危——雖然實際上時局很危急。
定下了雙方見面的禮儀後,李定國就安心等待鄧名抵達。趙天霸告辭走出來,悄悄擦去了額頭上的汗水:“總算是沒造成大麻煩。”
五月十曰,鄧名和李嗣業抵達昆明,晉王李定國親自出城迎接。見到假黃鉞的親王后,鄧名急忙上前深深地躬身抱拳:“大王,末將參見。”
“鄧提督來了。”李定國也抱拳還禮。
上次鄧名來昆明的時候,城中的百姓都被吳三桂轟了出去,而現在照樣也沒有多少百姓,除了西營的軍隊就是一些工匠住在裡邊。走進城中後,看到還有大片的廢墟沒有清理,李定國指著被燻黑的幾處城牆,笑著對鄧名說道:“這些還是提督上次來昆明的時候留下的呢。”
現在的昆明就和當初的成都一樣,周圍的農田、水渠都被連續的戰爭摧毀,軍官和工匠只能由軍方提供口糧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昆明只是相當於一座特別大的軍事堡壘而已,在繁榮方面甚至不如成都。李定國希望形勢能夠不斷地好轉,不但軍人的生活改善,而且人口數量增加以後城市逐漸恢復,出現手工業,再往後出現商業甚至酒館、旅店,那時就需要加固城牆將這些人群保護起來。
看到昆明的現狀,鄧名心裡也是暗暗感慨,李定國的狀況比鄧名想像得還要差。
寒暄了幾句後,鄧名就問道:“不知道我有什麼事可以幫得上大王呢?”
李定國沉吟了一下,覺得沒有必要對鄧名隱瞞,現在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時候,就提出了最迫切的要求:“糧食。”
目前對於雲南來說,沒有比糧食更重要的東西了。昆明竭盡全力也只能滿足軍隊的最低需求。李定國雖然希望有大批的百姓定居下來發展生產,可是有心無力。其實雲南還有不少逃難到其它地方的百姓,但他們都被明軍的重稅嚇住了,寧可藏身深山野林也不願意重新回到明軍的控制下。而明軍的重稅還會讓百姓進一步逃亡,導致明軍稅源的進一步萎縮。
想要擺脫惡姓迴圈,李定國只有三個辦法,裁軍、戰爭和糧食輸入。裁軍能夠減少支出,但在強敵壓境的狀況下不能考慮;戰爭是馬寶極力主張的,打下建昌就能吸收大量的男丁,獲得劉文秀的儲藏,但李定國也不同意;最後就是糧食輸入,不但能讓明軍喘上一口氣,而且還可以號召百姓返鄉。
相對雲南和貴州,四川的物產要豐富得多。明朝奢安之亂的時候,雲貴明軍就是靠著四川的糧食長期圍困叛軍。在鄧名前世的清末,四川的協餉也是雲貴邊軍的支柱。不過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即使鄧名有江南的糧食,也無法途徑無人區運送到昆明。現在成都到建昌有一條薄弱的交通線,沿途有驛站,可以讓運糧的部隊找到歇腳避雨的地方,雖然運量有限,但耗損仍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而成都到昆明並不存在這麼一條補給線。
鄧名告訴李定國:“若是大王需要糧食,只能由建昌送來。”
在來昆明之前,鄧名已經和馮雙禮談過這個問題。依靠劉文秀的儲存,建昌的西營兵過得一直不錯,大片的軍屯耕地也都是現成的,而且透過交換人口還獲得了成都的不少糧食。這一年來建昌的儲備不但沒有減少,反倒還有少量盈餘,只是馮雙禮不會白白地拿出糧食來。
第三十五節 會面(下)
馮雙禮及建昌眾將和成都的交情是透過這兩年不斷的往來逐步加深的,無論是之前的交換人口,還是後來狄三喜增援成都,鄧名都有合理的回報,而且給建昌留下了誠實的印象。比如鄧名就坦白地告訴馮雙禮成都如何從人口的交換中受益,以及能夠獲得多大的利益。這次鄧名還給建昌帶來了一些金子,貴重金屬總是受歡迎的,建昌可以用來和藏人交易。
現在建昌的軍事化程度和昆明差不多,甚至還要高,十萬男丁統統都是軍隊的輔兵,養著一萬甲士,全力修建哨所提防昆明的進攻。由於有劉文秀留下的庫存、工具和軍屯,建昌的曰子過得比昆明強,甲士的裝備也不錯。鄧名建議馮雙禮和李定國緩和關係,這點馮雙禮倒是不反對,因為如果緩和關係的話,建昌就不用投入那麼多財力在邊境哨所上;鄧名還建議建昌出兵協助成都作戰,事後按比例分給建昌戰利品,這個建議讓馮雙禮有些心動。
馮雙禮代表建昌勢力向雲南提出的要求就是,李定國首先必須幫助他們向朝廷取得合法的建昌統治權,除了這個名義以外,昆明還要先把邊境上的警備部隊都撤走。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