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第3/4 頁)
整個北方邊境的數十萬軍隊、無數需要維護、修繕的堡壘,都被李自成不情不願地繼承到手了。
“當時皇上手中的主力就是離開西安時的六萬人,但從潼關到燕京,向皇上投降的軍隊已經有了近四十萬,對於吳三桂根本不敢不招安。因為若是血拼一場,那皇上的主力立刻就會折損很多;而如果對方不投降我們也不去征討的話,那立刻就會被數十萬降軍看破虛實,他們蜂起作亂的話,我們靠六萬人根本無法鎮壓,更不用說我們還付不出軍餉來。看起來根本的辦法還是下江南,取東南財富來養西北之兵。但韃子還在關外虎視眈眈,數十萬新降的軍隊還需要軍餉安撫、需要兵力震懾,當時以六萬兵馬震懾北方數省這幾十萬降軍、對抗韃子的威脅就已經讓所有人都坐立不安,更不用說再分兵下江南了。”
因此李自成就採用追贓助餉的辦法來儘快獲得軍費,並努力招降吳三桂等手握軍權的將領。這時鞏焴等大順君臣都意識到現在他們坐在火山口上,南北兩面受敵,財源枯竭,而且還有數倍於嫡系的降軍在內。
不過對於這個形勢,沒人拿得出好辦法來,聽說清軍有破口入關的可能後,李自成沒有任何選擇,必須要設法禦敵於國門之外。因為現在大順已經是在懸崖邊上了,依靠攻滅明朝的聲威勉強維繫著局面的穩定;而一旦讓清軍入關導致局面混亂,那局勢就可能發生全線崩潰。
“所以吳三桂既然肯和我們約誓,就非答應下來不可。”鞏焴說道。
“不僅如此,如果吳三桂利慾薰心地去當大明的攝政王,那麼北直隸就算是扔給他了,闖王不但拋下了一個大包袱,而且還得到了一個盟友,最重要的是,這個盟友的實力會不斷削弱,最後可能會越來越依賴闖王。”鄧名把鞏焴沒有說出口的那層計算點破:“但吳三桂太精明瞭,他知道東西看著雖好,沒有實力拿下也沒有用,還不如徹底倒向一方,而韃子在關外經營了三十年了,嫡系軍隊是大順的三倍左右,還有穩固的領土和財源,沒有兩面受敵的威脅。所以吳三桂選擇了韃子,也沒有因為闖王的條件而發生過動搖。”
按照鞏焴的這個說法,雖然一片石之戰清軍很重要,但最關鍵的人物絕不是多爾袞而是吳三桂,雖然是三方中最弱小的一方,但吳三桂卻是這場大戲的導演。而這是多爾袞掌權以來的第一仗,聰明的吳三桂也就安居幕後,把一切榮耀都歸於多爾袞。因此在兵部詢問吳三桂具體戰況的時候,吳三桂才會讓對方直接去問多爾袞,而多爾袞給盛京的報告,關於一片石之戰也是相當模糊,甚至是前後矛盾的。
“回到燕京之後,皇上就釋放了吳襄一家,吳三桂和我們約誓的時候,皇上有意放回他老子,但吳三桂表示只要太子和陳妾就行了,他父母可以作為人質。因此皇上對我們說,吳三桂這人果然是個梟雄,看起來就是殺了他的父母也沒有什麼用,還不如留下來。”
直到敗退回燕京後,李自成、牛金星君臣才醒悟到他們對吳三桂的判斷完全錯誤,不過即使吃了這麼一個大虧,李自成的第一反應依舊是釋放了吳三桂的親族而不是殺了他們洩憤。
“國公可知道這是為何嗎?”鞏焴這次沒有解開謎底,而是當做題目用來考鄧名。
鄧名沉思了很久,最後緩緩地問道:“是不是闖王直到這個時候,依舊希望離間多爾袞和吳三桂?”
在此之前,吳三桂在檄文中稱自己是要做明朝的忠臣,在一片石之戰後,吳三桂還在發榜說他只是向清國借兵。
“正是,”鞏焴頜首道:“二十六曰,二十七曰,平章獻兩份吳三桂的揭帖給皇上,下面的落款是監國大學士平西王吳。皇上見到了,眉目間又有喜色,催促眾將抓緊時間撤離燕京。但二十八曰,又有一封新的榜文送到,上面已經改成了平西親王吳,下書順治元年四月二十六曰。”
“所以闖王當天就殺了吳三桂一家,因為闖王知道留著他們也沒有絲毫的用處了。”鄧名長嘆一聲。當時吳三桂聲稱借兵,多爾袞對這個說法也表示預設,燕京人一開始也認為攝政王是平西王吳三桂,清軍是請來的友軍。而只要這種情況發生,那吳三桂和多爾袞就依舊有矛盾可以利用,李自成不殺吳三桂一家來避免雙方形成不共戴天之仇,放棄燕京給多爾袞和吳三桂去產生矛盾,仍有機會從被兩家合擊的局面中跳出來旁觀:“闖王實力不足,只能寄希望於敵人內訌,但只要吳三桂不頭腦發昏,闖王就束手無策。”
不過吳三桂並沒有給李自成這個機會,他選擇了徹底投降,而多爾袞對此當然求之不得。如果吳三桂、高第、唐通等明軍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