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頁)
“遵旨,皇上。”
“還有梁化鳳,讓他不要急著整頓馬部了,把蘇州的兵馬都立刻帶回南京。”
杭州灣,靠近吳淞口的海面上。
鄭成功遙望著海平面,閩軍雖然退出長江後陸續駛向舟山,會在那裡稍作停留然後返回福建,而鄭成功本人一直呆在後隊,不懈地打探著餘新和甘輝的情況,總盼望著有奇蹟發生,這二人能夠逃脫。
同時鄭成功還試圖說服馬逢知和他一起離開,但任憑鄭成功反覆勸說,馬逢知總幻想清廷或許不會追究他的罪責。
六天前,馬逢知終於還是去蘇州了,兩天前,鄭成功得知馬逢知被捕,就再做一次嘗試,希望勸說馬逢知的心腹部下反正,不過他也知道此事希望渺茫。
“是該走了。”鄭成功看著使者的船隻駛回,打探到的訊息多次證實甘輝和餘新均被俘,馬逢知的部下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反正的可能姓微乎其微。清軍會很快開始清洗吳淞的馬部,留下也沒有任何事情可做了。
“大王,南京烽火!”使者跳上船後,興奮地把幾張邸報交給鄭成功。
“南京怎麼還有烽火?”鄭成功疑惑地開啟這些馬部秘密轉交的情報,才看了幾眼,他的手指就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本章完
第一節 秘旨
梁化鳳宣讀了秘旨後,管效忠和蔣國柱就垂頭喪氣地帶著本部兵馬返回南京,新任的江南提督梁化鳳把他們送到蘇州府邊境,然後回頭安撫軍心,與那些新的部下拉交情。看到前不久還對自己奉承不休的文武官員們現在如同躲避瘟疫一樣地躲著自己,蔣國柱心中氣恨難平,暗暗發狠說將來一定要給這些小人些顏色看看;但管效忠像是已經完全看開了,聽到蔣國柱的私下抱怨後,他平淡地說道:“換我是他們,也會如此的,這已經不干我的事了。”
正如順治預料的,蔣國柱在離開蘇州府範圍後,又開始騰起希望,認為朝廷對他們的處理未必很重,很可能只是罰銀、降職而已,畢竟他們最後還是擊退了鄭成功。蔣國柱再次找到管效忠,偷偷猜測朝廷會給他們什麼樣的處罰,但管效忠仍是一副灰心喪氣的模樣,搖搖頭,依舊還是那句話:“朝廷怎麼處置我們,不干我的事,我只要聽命把部隊帶回江寧就好。”
兩人和他們的本部軍隊磨磨蹭蹭地剛踏入常州府境內,就見到沿江的烽火臺被盡數點燃了。蔣國柱正驚疑不定的時候,南京的求救使者者發瘋一般地趕來,稱鄧名統帥數萬大軍,突然殺到南京城下,兩江總督郎廷佐失陷敵手。
“鄧名不是在湖廣麼?他怎麼飛過來的?”蔣國柱聞言大驚,不能置信地問道:“而且數萬闖賊,是怎麼潛行到江寧城下的?”
作為前江南巡撫,蔣國柱對清軍的部署非常清楚,知道在鄭成功退向崇明島後,兩江的水師已經悉數趕去蕪湖,對張煌言的浙軍展開圍追堵截。不久前雖然聽說清軍在安慶受挫,但這與大局無損,清軍仍然穩穩地把南京上游的長江江面控制在手中。
“肯定沒有數萬人,”管效忠聽聞此事後,好像也恢復了一些精神,他立刻做出了判斷:“一定是在誇大其辭。數萬兵馬每曰消耗的糧草不提,沒有長江他們怎麼運輸輜重?就算他們有足夠的騾馬和車輛,走陸路那是多麼大的動靜?肯定早就被發現了。這一定是少數流竄的潰敵,也沒有什麼武器輜重。”
“那他們怎麼打垮江寧城下的我軍,還把總督大人抓走了?”雖然管效忠的戰鬥經驗遠比蔣國柱豐富,後者也一向相信他的判斷,但形勢突然大變,他還是很難相信這是一支潰兵能做到的。
“多半是總督大人沒有防備吧,就好像我們打鄭成功那樣。”管效忠口氣淡淡地說道。他從皇太極時期就給滿清賣命了,松山、錦州之戰都曾參與,經歷大小數十戰,入關後曾十幾次作為指揮官與明軍交戰。正是因為這眾多的功勞和豐富的軍旅經驗,清廷才會任命他為江南提督,為滿清把守要害之地。
蔣國柱的眼睛一下子就亮起來了,對管效忠嚷道:“好機會啊,我們星夜趕回江寧解圍,救出總督大人,這是老天送給我們立功贖罪的機會啊。”
“沒用的。”管效忠搖搖頭,他覺得這已經不是立功的問題了,而是滿洲八旗覺得自己欠他們一筆血債。這幾天來管效忠仔細思考過,滿洲八旗並沒有多少人,大都沾親帶故,鎮江一戰四千滿洲八旗兵陣亡,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旗丁,差不多都有或遠或近的親戚、熟識的朋友喪生,肯定不會有人說自己的好話。管效忠看了一眼興奮的蔣國柱,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