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2/4 頁)
,這些人就是在吃吳三桂的封地產出。
今天吳三桂把趙良棟找來,掏出一封信給他:“川陝總督李國英來信了,他說鄧名已經返回湖廣”現在李國英尚未得到鄧名行蹤的確切訊息,對鄧名下一步的行動也都是猜測而已,不過吳三桂倒是說的斬釘截鐵:“鄧名勢必圖川,若是圖川勢必要拿下渝城,把川西、川東連為一體。若是被鄧名得志,朝廷平定四川勢必要多費周折。”
前幾個月吳三桂一直想把部分部隊的開銷轉嫁給周圍省份,雖然他成功地塞給了兩廣一些人,但一直無法在湖廣張長庚那裡取得突破——儘管丟了半個湖北,但張長庚拒不向朝廷提出求援要求;張長庚還對吳三桂聲稱,若是他私自派給援軍,那湖廣絕對不承擔援軍糧餉,需要他們自帶乾糧,湖廣方面更不會為此用銀子和糧食來報答平西王。
吳三桂對此的評價是要錢不要命,憤恨之餘就滿心盼望鄧名把張長庚也宰了,換個更看重姓命的湖廣總督上臺,只可惜鄧名讓他失望了。
“李國英請求我們出兵援助他,他已經向朝廷提出了求援的要求,貴州和四川乃是鄰省,守望相助也是應該的。”吳三桂一邊說,一邊觀察著趙良棟的臉色:“將軍可願去渝城走一遭?”
第二十四節 川西
趙良棟看著手中的信,心中湧起一股股的怒火,他十幾年來出生入死地替清廷賣命,不僅為自己掙來了官位,更贏得了甘陝一帶綠營的尊敬。正是因為趙良棟頗有勇武之名,洪承疇才會點他的名字,要他到湖南長沙幕府效力,正面抵擋李定國的進攻。到了湖南之後,趙良棟也不符洪承疇期望,又替自己在功勞薄上寫下濃眉重墨的幾筆。
去年對西南永曆朝廷的大舉進攻,是清廷的傾力一擊,不但物資供應充沛,更許諾等到消滅南明後就重賞在此役中立功的將士。趙良棟認為這是他最後一次立功的機會了,南明覆滅後就是天下太平,趙良棟也可以憑藉著多年來的功勞安享富貴。和吳三桂這些漢人不同,趙良棟在阿濟格手下效力的時候就已經因功抬旗,將來燕京一定會給他這種漢八旗將領在繁榮的地方找個美差。
可現在吳三桂竟然要趙良棟去李國英手下效力!
李國英算什麼東西?趙良棟以白身投入剛入關的阿濟格旗下時,李國英正和左良玉一起被闖軍趕著滿街跑,左良玉死後在江北投降了清軍,當時已經是總兵,過了很多年還是總兵。在陝西李國英也是靠著拼命巴結吳三桂才一路官運亨通,洪承疇把甘陝的精兵強將都調走了,留下的李國英屬於矬子裡拔將軍才當上了總督。在靠軍功從小兵一路升為大將的趙良棟眼中,李國英根本沒有威信。
更關鍵的是待遇問題,進攻雲貴是燕京親自過問物資,軍餉、糧草一概從優而且絕不會有短少問題,但四川和陝西到底窮成什麼樣,趙良棟自己心裡也有數。而且若是帶兵去了四川,趙良棟知道自己肯定不會被李國英當成嫡系對待,到時候若是物資不足肯定先剋扣自己的,而打仗的時候,進攻時必然被當作前鋒,撤退時肯定負責後退,功勞簿上還不會先寫自己的名字。
“我不去!”趙良棟恨恨地吐出這句話,他感覺只要自己不鬆口,吳三桂也沒法硬要他去四川,趙良棟被劃入西征大軍序列是洪承疇安排、朝廷首肯的。
說完這句話後,趙良棟就瞪大了眼睛和吳三桂對視,憋足了一口氣要和平西王硬抗到底。
對趙良棟的反應,吳三桂也並非完全沒有預料,其他背景不向趙良棟這麼雄厚的,已經被他轟走了不少了。尤其是一些兩廣的雜牌部隊,恐怕是昆明大火後最悲慘的一群人。當初攻陷昆明的時候,吳三桂就藉口大事已定把耿繼茂和尚可喜的嫡系部隊禮送出境,剩下的兩廣兵將都是不太受兩廣重臣待見的人,吳三桂從中留下了一些看上去有戰鬥力的部隊,打算施以恩義收為己用。但昆明大火後,退回貴州的吳三桂自己手裡也不富裕,又被胡全才截留了補給,只好先拿這些雜牌部隊開刀,隨便給幾天的糧草就逼著他們回老家。
除了兩廣的部隊外,從江南來的軍隊吳三桂也想趕一些走,比如那個戴劍雄,本來他的老恩主郎廷佐也已經同意了,打算讓戴劍雄回師增強因為鄭成功入侵而削弱的防備。但鄧名一通折騰後,這事就耽擱下來了,等形勢穩定後,新上任的蔣國柱一推二六五,說戴將軍就留在西南效力好了。
“既然趙將軍不願意為國效力,那此事就算了吧。”
出乎趙良棟的意料,吳三桂根本沒有強迫他的意思,點點頭就讓趙良棟離開了,這讓憋了半天氣力準備大吵一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