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頁)
這一點,鄧名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給所有的新移民發補貼。若是所有的人口袋裡都有錢了,那麼物價當然會上漲,從而刺激工商界僱傭更多的短工、購買更多的原料和工具並且擴大生產規模。
不過轉念一想,這種濫發補貼似乎會導致其它問題,所以鄧名決定把補貼發給一批急需購買生活、生產用品的人群。
鄧名對秦修採說:“我已經寫好給劉知府的信了,讓他立刻拿出一百二十萬元的欠條發給今年剛從軍中退役的同舉人,制止物價下跌。如果不夠的話,我會讓他拿出更多的欠條。”
看到秦修採流露出不明白的樣子,鄧名就拿出寫給劉晉戈的信,讓秦修採看了一下。在信中鄧名先是對劉晉戈的政績大為稱讚,說自己透過各種渠道得知,知府衙門在積攢了大量的糧食的同時,還擁有了至少三百萬元以上的欠條儲備。
“不過政斧除了掙錢以外,如何花錢也是很有講究的。對政斧來說,錢不能用來驅逐外敵,所以需要設法用錢取得人心、交換到裝備。如何做到這些呢?我們一步步來,這次我給你的任務不算太難,先幫我收買一下人心、軍心”
鄧名給劉晉戈的信很長,口氣也很親切。秦修採在心裡揣摩著鄧名給自己看這封信的用意,覺得自己已經深諳提督的意思,除了熊蘭以外,絕對不可以把看過這封信的事情洩露給其他的人知道。
收買軍心的具體措施就是給退役計程車兵發錢。不是每個退伍軍人都享受三年有效的二百元補貼麼?鄧名讓劉晉戈馬上給這六千名退伍軍人每人發二百元,而且要告訴他們這是額外增加發放的,並不影響他們未來三年內的補貼領取。
鄧名要劉晉戈自己去斟酌該如何宣傳政斧這次發放的意義,能夠讓成都周圍的百姓覺得從軍服役會有現實的好處,就達到目的了。在信的末尾,鄧名還給予劉晉戈更大的權力:“若是劉兄弟覺得一個人二百元太少,效果不好,可以加發更多,只要總花費控制在二百萬以內就可以。我期待著劉兄弟的好訊息。”
秦修採看完信後,雙手捧著還給了鄧名。後者把它收到信封中,封上口,按上自己的印章,交給士兵送走。
這些同舉人什麼都要買,手裡有了欠條,很快就會使用出去。除了這六千人以外,新移民的購買需求也要考慮。鄧名深信只要幫他們渡過眼下的難關,他們明天會創造出很多財富來回報社會。
“回去告訴熊行長,他的放貸範圍不要僅限於退伍軍人了,這些新來的老百姓也可以放貸。不過要收利息,不能白給,畢竟他們和同舉人、同秀才不同,還沒有為朝廷貢獻過力量。”鄧名想了想,又道:“應該對那些勤奮做事的人有更多的鼓勵,比如那些願意在閒暇時間去商行做工的人,可以得到數額較大或是利錢較低的貸款。至於一般人嘛,我覺得把貸款額度設為一千元就可以,年利息收百分之五好了。”
很多剛剛抵達成都的移民身無餘物,但即使他們只是種地而且只開墾了十畝,到年底也能夠向朝廷繳納一百元。而這不過是他創造的社會財富的十幾分之一,因此鄧名認為向這些移民提供貸款是很有賺頭的一件買賣,更不用說還能因此刺激工業發展。
對此秦修採固然不反對,但他仍然擔心糧價。他向鄧名指出,倉庫裡的糧食就算儲存得再好,也會逐漸地吃光,要是欠條大量流通,糧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而到了那個時候,若是劉知府不肯用糧食回收欠條,糧價飛漲就無法控制。
“對,你說得對。萬一將來糧價控制不住,我不會責怪熊行長的,讓他放心大膽地做事。現在恢復生產是最重要的事情,我當初不讓他發太多欠條就是怕物價飛漲,影響了生產。”鄧名寬慰秦修採道:“我從江南帶回了大量糧食,今年就是沒有產出,也足夠大家吃了。”
但秦修採的疑慮依舊沒有完全打消。熊蘭和他仔細討論過這個問題,曹艹認為軍心比糧官的姓命更重要,為了維持軍心而不惜殺掉一個糧官;現在鄧名嘴上說沒關係,也可能是真心實意,但若是需要在平息民憤和保住熊蘭之間選擇的話,熊蘭對自己勝出並沒有太多的信心。
“你還有什麼事嗎?”見秦修採幾次欲言又止,鄧名主動問道。
關閉
“熊行長打算建立一個義倉,用來存米。”秦修採小心翼翼地說道。熊蘭知道此舉侵入了知府衙門的權力範圍,不但會遭到劉晉戈竭力反對,也可能會讓鄧名不滿:“這個義倉只做兩件生意,用八十元購入一石大米,或是以一百二十元的價格出售一石大米。絕不改變售出或購入的價格,也不能拒絕交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