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一段距離,回頭確認沒有敵人圍追後才勒定戰馬。
三堵牆的旗手緊緊跟在鄧名背後,見到鄧名勒定戰馬後他也一個急轉身,穩穩地停在鄧名背後。衝過來的明軍騎兵一個接著一個,飛快地在鄧名背後重新排成佇列。
估算了一下和敵人的距離後,鄧名就要再次躍馬揚刀,加速向敵軍衝去。
目前的騎兵對戰戰術還是經典的遊騎互衝,敵我騎兵隊形之間都有很大的空隙,這時戰馬的馬速是非常關鍵的,常常能決定騎士的生死。對於高速衝來的敵騎,如果停在原地靜止不動那就是最好的靶子,既沒有閃避能力還高人一頭,比站在地面上的步兵還容易被擊中;如果速度不夠快,那也很容易被擊中,在馬匹高速移動的情況下,輕輕的一帶就能讓人身首分離。而速度越高,不但在擊中目標時能給對方造成更大的傷害,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被敵人擊中的機率。
在明軍的對面,標營衛士扔下了明軍的步兵,以最快的速度集中起來準備迎戰。
指揮這批標營衛士的一個千總此時心中的震驚難以用言語來形容。今天追擊的這些潰敵從頭到尾都透著古怪,不但掉隊的步兵會自發結成圓陣頑強抵抗,還會有成建制的騎兵掉頭來增援被圍攻的步兵——更讓千總驚駭的是,剛才這二百多個明軍的一個衝鋒,就把包圍圈西面的上百個標營衛士盡數斬落馬下——這麼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鄧名棄軍潛逃的時候怎麼會不帶走這樣的精銳部隊?他們又為何不趕緊逃走而要返回?
無數個問題紛至沓來,千總把剩下的二百七、八十個標營衛士集中在一起,這時他看到對面的明軍已經列好隊形,眼看就要發起衝鋒。
千總把指揮劍高舉過頂,就要用力揮下,帶領全軍加速——在遭遇前把馬速提升到最高,就能取得最好的戰果,這都是騎兵軍官所熟知的。
“提督!”
“是提督來救我們了!”
在標營騎兵撤開包圍圈之後,那二百多名明軍步兵立刻發現了鄧名的旗號,紛紛興奮地大喊起來。
喊聲讓標營的千總更是驚疑,他很清楚現在整個四川能夠被明軍稱呼為“提督”的只有一個人而已,其實不僅四川,就是湖北、福建、浙江的明軍,也只會用這個稱呼來指鄧名。
不過標營的軍官們沒有時間多想,對面的明軍已經發起衝鋒,千總的寶劍一揮,清軍的騎兵也提速衝出,一時間,殺喊聲響徹原野。
這次衝鋒鄧名並沒有取得剛才那樣驚人的戰果,本來擊中高速移動的敵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雙方都在高速移動,都以躲避對方的攻擊為第一,為了躲避敵人的攻擊勢必進行閃轉騰挪,這時想命中敵人更是難上加難。這種騎兵較量相當依賴個人的騎術,即使在三堵牆的全盛時期或是大明的西北邊兵,在這種騎兵對沖的較量中,相比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也是有所不如的。
一連對沖了幾次,明清兩軍的損失都相當有限,不過明軍士兵的歡呼聲已經讓越來越多的標營官兵心中駭然。
“中計了,中計了。”
第三次騎兵對沖時,標營的千總已經無法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如何殺敵上。既然鄧名沒有棄軍而去,那麼明軍伏擊清軍的意圖就再明顯不過了。不止這一個千總,其他的標營官兵也是越戰越心虛,他們位於追擊的最前方,距離大營最遠。
“要趕快把此事報告遊擊,還有總督大人。”千總心中已經全是退意。正在這時,不遠處觀戰的明軍步兵突然又一次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又怎麼了?”標營千總急忙回頭,嚮明軍歡呼的方向望去。只見剛才鄧名出現的那個丘陵後,又冒出無數明軍的甲兵,他們舉著密密麻麻的長槍,迅速地向戰場開過來。
“糟了,糟了,果然是埋伏。”標營衛士人人臉上都是恐懼,他們並沒有看清開過來的明軍步兵到底有多少人,但每個人都已經清楚明軍設下了陷阱,而他們已經踏上了陷阱的機關。
看了一眼對面的明軍騎兵,標營千總飛快地下令:“衝過去!不可戀戰,全速撤兵。”
“遵命。”沒有人會反對這樣明智的命令。
“敵人大概是要跑了。”重新擺開陣勢後,鄧名並沒有立刻發起新的衝鋒,他感到三堵牆對李國英的標營並沒有明顯的優勢,畢竟隊中的老兵只有不到一百個,不少都是新的騎手。而且在高速移動中一邊躲避敵人的攻擊,一邊反擊敵人,只要對方的騎兵不是菜鳥新手,就不是容易達成的目標。
“是我出兵早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