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1/4 頁)
相比鄧名的前世,這次陪伴在鄭成功身旁的,還有甘輝、餘新等人。
“虜醜大舉駛出泉州港,正向金門駛來,看起來明天一早就會向我發起進攻,”鄭成功的表情看上去彷彿完全不似大戰在即,顯得十分輕鬆,對左右說道:“兩廣水師和耿賊的兵馬也已經到了,統帥是吳六奇。”
吳六奇曾受永曆委任,執掌廣東水師,清兵進攻廣東時吳六奇帥兵倒戈,受到清廷嘉獎,以後一貫以鎮壓兩廣義師為己任,官運亨通,現在已經是提督兩廣水師的總兵。鄭成功攻打南京時,吳六奇趁機指揮兵馬攻擊南澳一代的明軍,這次又響應達素、施琅的號召,統帥兩廣水師趕赴廈門參戰。
“吳賊不堪一擊,”甘輝躍躍欲試,向鄭成功請戰道:“末將願帥戰艦二十艘,為大王逐退此賊。”
“不可,吳賊不是你的對手,但十分狡猾,他遇挫後必定退兵,多半不會和你死戰到底。”鄭成功搖搖頭,否決了甘輝的請戰,他遙指著東面金門方向的海域:“除了兩廣虜醜,還有達素統帥的水師,雖然他們海戰不是我們的對手,但人多勢眾,若是把他們打痛了,讓他們縮回泉州堅守不出,終究還是件麻煩事。”
此番清廷集合五省水師於福建,聲勢之大令鄭成功也有些忌憚,遠不像他表面上看上去的那麼鎮靜。
“若是上千艘敵艦都藏在泉州不出來,我們也就什麼都幹不了了,莫要忘了,鄧提督不但讓我們搔擾東南,還要本藩收復臺灣。”鄭成功現在越來越感到他需要臺灣這個安全的後方基地,他本來選擇廈門為基地,放棄福建沿海地區,就是為了能夠集中兵力打擊在清軍海防的薄弱環節上,而不需要為了防守大片陸上領土而分散兵力。但之前清軍就曾利用鄭成功水師外出偷襲過一次廈門,給鄭成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這次清軍在福建集中兵力後,鄭軍立刻又被牢牢地釘在了廈門島上,不但水師主力完全不敢外出,連廈門島內正常的屯墾也受到了極大影響。
“等我們拿下了臺灣,就不會想現在這樣束手縛腳了。”鄭成功輕聲說道,廈門終究還是距離大陸太近,清軍朝發夕至,鄭成功全部的家底和鄭軍的家屬都在其上,一旦受到威脅鄭軍就會被牢牢牽制住。若是把家屬和百姓都轉移去臺灣,那麼廈門就從後勤基地變成一個前哨據點,清軍即使再在泉州大規模集結,也不會如今曰這般形成攻鄭成功之必救的局面;而且留守鄭軍只要堅守堡壘等待支援就可以了,不必在島上處處設防,防守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但現在的問題是,只要清軍主力還呆在泉州,鄭成功就無法開始對臺灣的進攻,只能被動地與清軍展開對峙——或是主動出擊泉州,與在炮臺和水營保護下的清軍水師交戰,設法將其殲滅在泉州。
“我軍以一島敵天下,小勝即是大敗,若是隻能打退虜醜,擊沉他們十幾、二十條船,消滅幾百、上千個韃子,那中興大業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完成?”鄭成功問周圍的將領們道,他的問題讓所有的部下都無言以對。
因此鄭成功不能滿足於小勝利,他定下的目標就是在廈門這裡消滅清廷的五省水師,重創達素帶來的南北綠營精銳。
“本藩心意已決,這次要放韃虜上岸。”南京一仗戰敗後,鄭成功的精兵從三萬多減少到不足兩萬,這點清廷肯定也很清楚:“韃子此番帶來的甲兵超過四萬,肯定會認為只要能登陸就能獲勝,也肯定會因此而斷定本藩會全力阻擊於他們於海上。”
鄭成功下令甘輝、餘新各自帶兵負責把守廈門東岸和南岸,他剩下的一萬多陸戰精兵多半都部署在這兩個方向上:“你二人扼守險要,不讓登陸的韃子能夠順利進攻,本藩親自統帥水師,等消滅了虜醜的水師後,這些登陸的韃子不足為慮。”
放清軍上岸的目的有二,首先就是為了拖住清軍的水師,鄭成功擔心若是對方見海戰不利,就會主動撤退,那樣就有回到原先的局面上——大批的清軍呆在泉州,導致鄭成功不得不坐鎮廈門與其對峙。而如果清軍已經大批登陸,達素就很難在形勢不利的時候當機立斷下令撤軍,而是不得不硬著頭皮和鄭成功戰鬥到底,同時這也是為了讓清軍心存僥倖,認為他們只要能在海上多拖一會兒,已經登陸的清軍就能把廈門拿下。
甘輝、餘新二人大聲領命。
接著鄭成功又向鄭泰下令:“你帶本部兵馬,前去金門駐守。”
“遵命。”鄭泰大聲答道。
“若是見到達素大軍從北面透過,切勿上前邀擊。”鄭成功叮囑道,他告訴鄭泰,金門一代明軍的任務就是監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