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2/4 頁)
行,這仗是先到先敗、後倒後敗,不到不敗。”吳六奇對心腹們分析道,他不是剛剛投降清廷的,而且已經為清廷立下過很大的工作,所以不用急著去立功。
慢吞吞地走了一天,吳六奇也沒有前進多久,天色剛開始變暗就下令宿營。
結果第二天一早,吳六奇就接到訊息,知道清軍無論是海戰還是陸戰,都被鄭成功所擊敗,已經退回泉州去了。
“我早就知道?”吳六奇炫耀了一下自己的先見之明,就地向朝廷遞上奏章,稱自己獨木難支,為了兩廣的安全考慮,必須立刻返回廣州了。寫好奏章之後,吳六奇立刻帶著艦隊踏上了回鄉路,毫不猶豫地遠離廈門而去。
廈門戰役徹底告終時,鄧名從衛士口中得知,漕運總督的秘使已經趕來鎮江,現在正在營地外等候他的接見。
第四十六節 合營
在鄧名見過的各路軍馬中,鄭成功率領的閩軍是裝備最好的,三萬戰鬥士兵都擁有良好的戰甲。鐵人軍自不必說,就是其餘計程車兵也能配備半身鱗甲和鐵裙,擁有大量的弓箭和火銃,還擁有大量的火炮。
和鄭成功相比,虁東軍大都和叫花子差不多,靠著和張長庚交易,現在虁東李來亨所部改善很大,精銳部隊裝備了不少盔甲、金屬武器和保暖的衣服。不過盔甲、武器的質量依舊不能和閩軍相比,火炮更是稀少。
上次見到張煌言的浙軍後,鄧名就覺得舟山軍和虁東軍差不多窮苦,更糟糕的是極度缺乏合格的軍人——不僅僅是軍官。因此在分手的時候,鄧名以浙軍參與了南京城下所有的戰役為理由,把大部分繳獲分給了張煌言。這次在鎮江再次見面後,鄧名發現張煌言的部隊依舊很窮,上次和鄧名分手後,靠著鄧名傳授的爆破技術和裝備,張煌言在寧波周圍打破了幾個府城、縣城,獲得了一些繳獲,但這些物質很快就因為大量人口湧入舟山而迅速消耗掉。
馬逢知的精銳在攻打杭州時損失過半,後來被達素追擊又丟了不少,逃到舟山時已經是實力大損。除了馬逢知帶來的人外,還有大量的義勇軍抵達舟山——南京一戰也給了周圍幾省心懷大明的人不少鼓勵,不少本來已經灰心失望的人又燃起希望,趁著江南水師覆滅、山東水師南調的機會投奔舟山。
這些義勇軍沒有任何武器裝備,沒有經過訓練,但卻要吃飯,張煌言最近幾個月和前幾年的主要工作沒有任何不同,都是解決舟山軍吃飯問題。
昨天討論完延平郡王的廈門局勢後,鄧名就問起舟山的近況,張煌言明確告訴鄧名,他希望鄧名能夠給他提供部分軍糧。這次如果不是鄧名號召,張煌言也不會出動軍隊再次進入長江,畢竟這種軍事行動會消耗大量糧草。雖然上次南京會議上,鄧名要求張煌言不時搔擾東南,後者也答應了,但舟山軍事實上難以完成這個任務,張煌言的雙肩快被沉重的後勤負擔壓垮了。
“張尚書需要多少糧食?”鄧名沒想到幾個月不見,張煌言的舟山軍又快回到老路上去了,他的四川只愁人少,但張煌言卻是養不活幾萬張嘴。唯一能讓鄧名感到安慰的是,舟山軍有了五千既有裝備也有戰鬥經驗的部隊,還經過李來亨的短期訓練,加上馬逢知的舊部後,也算是有了一定獨自攻城略地的能力。
“我們帶來了三萬人,鄧提督給我們三萬石糧食吧,我們省省能吃兩個月了,軍隊出征,總不能讓將士們忍飢挨餓啊。”
“三萬?”張煌言的要求讓鄧名吃了一驚,如果在江南一帶向縉紳直接採購的話,三萬石大米和白麵大概需要兩萬五千銀子左右。
“嗯,我也知道鄧提督糧食也有限,不過我軍確實困難。”張煌言此次出征自己帶了兩萬石軍糧,如果鄧名再給他三萬石頭,那麼哪怕戰事長達兩個月,他也可以讓士兵們基本吃飽飯。
“我可以立刻給張尚書和馬提督五萬石大米和白麵,半個月後再給你們同樣多的糧食。”鄧名沿途行商,已經掙了上百萬兩的銀子,現在船上裝的細糧就遠遠不止五萬石。這還是因為在江南做糧食聲音沒有什麼賺頭,所以鄧名沒有大量收購,要騰出船艙裝那些可以賺取較大利潤的土產而已:“一會兒尚書就可以派人去我的船那邊搬走。”
鄧名的豪爽讓張煌言和馬逢知都愣了一會兒。
張煌言忍不住問道:“鄧提督是從四川帶來的糧食嗎?你們夠吃嗎?”
“當然不是,都是在江南這裡的糧食。”鄧名見張煌言臉色微變,急忙解釋道:“張尚書放心,這些糧食都是我花銀子買來的。”
“我好想幾沒見過鄧提督缺錢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