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1/4 頁)
警告過這些人以後,鄧名拿出了他的商行制度,並盡力向這些人介紹了一遍制度:“這個產鹽、販鹽許可,是給商行的。首先,將來若是商行經營不下去,倒閉了,你們不必揹負這些債務,依舊可以去種地;其次,這樣你們不用每人都給我欠條,一個商行可以有很多人,每個商行給我兩百元,就可以擁有製鹽和販鹽的許可。”
鄧名建議這些人自己去商量,看看如何組成能夠順利產出食鹽的商行來:“將來我不管,你們可以再招收夥計,但現在,任何一個商行都不許超過十個人。我會在都府裡修一條街的店鋪,店鋪我可以租給你們,也可以賣給你們,都要收欠條。”
這個規定是鄧名為了避免壟斷而制定的,馬上就有人提出他們手中根本沒有這麼多的欠條。聽到這個問題後,鄧名就指著邊上的熊蘭說道:“這位是熊行長,他會借給你們欠條,一年只收半成的利錢。”
考慮了很久,最後鄧名決定先讓熊蘭來負責這個銀行,雖然熊蘭看上去有不錯的行政頭腦,但是鄧名還是不願意一下子給他這麼大的權力,而且也擔心部下們不滿。這幾天鄧名和熊蘭談過好幾次,把新生的銀行交給他,希望熊蘭能夠經營用這個工具來幫助有才能的人儘快搭建起成都的私營工商業。
鄧名也不懂該如何經營銀行,於是就給熊蘭下了兩條死命令,最重要的就是不許濫發欠條,熊蘭的這個銀行行長只對鄧名負責,不必過問都府衙門的收支平衡問題;其次,鄧名還告訴熊蘭,自己會緊盯著成都的米價,米價可以波動,但如果一石米的交易價格超過了一百二十元、或是低於了八十元,那就唯熊蘭是問。
關閉
除了盧歡這批製鹽的,還有養豬、養牛的,挖礦的,鄧名也一概照此辦理。盧歡等人離開前,還問鄧名他們的免稅證是不是需要退還——反正現在不打算種地,也沒有用了。
“不用還給我,”鄧名對他們說道:“如果你們不種地,沒有保護費要減免的話,可以憑藉這個每歲去衙門領二百元欠條。”
鄧名已經和狄三喜達成了協議,對方同意把兩千戰兵俘虜統統帶去建昌,然後交還給鄧名一千五百名他指定的男姓,如果鄧名要的是女姓,那麼兩個女人折算一個男丁。這個買賣狄三喜覺得挺合算,這兩千戰兵大都身強力壯,他帶回建昌後用來換其他將領手下的輔兵時肯定不止一換一,如果用來換其他將領手中的女丁,那自然可以換到更多了。當然狄三喜並不打算獨吞這筆人口x交易的利潤,肯定要分給其他派兵來成都的西營將領一些,馮雙禮那邊肯定也要上貢一筆。x
鄧名知道狄三喜大概能賺不少,不過這也是應有之義,畢竟狄三喜辛辛苦苦地大老遠趕來成都支援自己,如果鄧名不對此表示感謝的話,那將來還怎麼指望建昌繼續充當自己的後盾呢?
在狄三喜把這批人帶走前,鄧名最後利用了他們一次,讓這些人出力拆了成都城內的一片房子,整修出一條寬闊的大道來。這條大道寬三十米,是以前成都衙門前大道的五倍寬,看到這條新的大道後,無論是劉曜還是狄三喜都嘖嘖稱讚,表示他們從未想像過如此寬闊的大道。
在這條大道最靠近城門的地方,鄧名又讓俘虜在兩側蓋了一批店鋪,這些店鋪的規模都不大,與寬闊的大道一比顯得非常不起眼。
“如果我能夠在都府站穩腳跟,並恢復農牧工商的話,將來這裡就會有各種店鋪,糧食、雜貨、肉類,應有盡有,甚至包括大量的馬匹和武器交易。”鄧名望著那十幾間新建好的小店鋪,它們都會以非常低廉的價格租給那些剛剛誕生的商行:“等到了那個時候,這條大道兩側的土地我應該還可以賣不少錢。”
在鄧名憧憬著未來的時候,劉曜、楊有才還有劉晉戈、袁象等眾多部下都湧到他身邊,嚷嚷著要鄧名給這條大街賜名。
“嗯,讓我想想。”鄧名斟酌了一下,他首先冒出的念頭是:森威路。
“十馬大街!”李星漢首先幫忙出主意,這條大道如此寬闊,並排走十匹馬恐怕都還富裕一大塊。
周開荒是第二個:“胡說,明明是二十馬大街。”
“鄧公街。”遠處的熊蘭,躲在人群背後大喊起來。
不少人都紛紛點頭附和,其他的建議就算與熊蘭不同也思路相近。
“提督大街。”新的喊聲得到了更多的相應,在場的官員幾乎立刻都意識到熊蘭提議的不妥之處,鄧名他明明就不姓鄧嘛,而且怎麼可能才是個公呢?這條街既然是殿下在四川提督任上興建的,那麼就紀念這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