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日本,能產生大量的讚美戰爭和侵略的文人,這實在是一個奇怪的民族。日本侵華文學僅在1937年至1945年間,單行本就出版了一千種以上。
目錄(3)
第三章擺脫日本的威脅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親自操刀,閹割了日本,但是並沒有也無法改變它的基因。儘管天皇已經成為一個象徵,但太陽旗仍是那面太陽旗,日本仍然是日本。近代歷史上,中國屢屢被日本改變發展方向,這種情況不應再次出現。如何規避歷史的重複,考驗著中國人的應變能力。
一、戰後中日友好幻象>>>185
日本要發展,就需要中國的龐大市場,所以有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友好局面;日本不願意看到中國這樣一個近鄰日益強大,於是又有了〃中國威脅論〃。
二、被右翼〃把持〃的日本>>>198
總有一些事情,即使過去了60多年,人們仍會刻骨銘心。20世紀90年代,就在許多中國人已經對日本的侵略暴行〃選擇性遺忘〃時,某些現實因素讓其重新成為新鮮而疼痛的記憶。
三、警惕落入〃反日〃的圈套>>>207
如果我們不是盲目地反日,就有必要回顧一下日本戰後政治生態發展的脈絡,這樣很容易發現,日本政治的右傾絕非在20世紀90年代突然發生的。
四、〃中國威脅論〃背後的陷阱>>>218
〃中國威脅論〃並不新鮮。100多年前,日本就發出過類似的聲音。那時叫〃清國威脅論〃,認為清國經過洋務運動,實力大增,威脅到了日本,然後就是甲午戰爭。
五、日本謀求〃正常化〃觸動中國>>>227
日本這樣一個近代以來向來喜歡說不的民族,註定要向現實說不。當年石原慎太郎炮製的那本《日本可以說不》的書,喊出了日本人的心裡話,自然會大紅大紫。
六、遏制中國符合日本的利益>>>237
日本是強國,中國也正在邁向強國之路。這是中日關係的重要背景。當下中日問題的關鍵,就是日本如何面臨日益強大的中國和逐漸強大的中國如何面對日本的問題。
目錄(4)
第四章假如不以仇恨的目光看日本
中國人對於日本的瞭解,其最大的不客觀在於帶著仇恨、厭惡的情緒。如此,我們看日本必然容易被情緒所左右,就可能看不到事情的真相,難以做到知己知彼。而在唐代,中國文化被日本人頂禮膜拜。那個時代的中國在當時的世界上最為開放、自信、寬容。那個時代,中國影響世界,中國改變日本。
一、愛學習使日本進步>>>247
日本是一個非常愛學習的民族,歷史上日本有兩次大規模的學習,一次是唐化,以大化改新為代表的向中國學習;一次是歐化,以明治維新為代表的向歐洲學習。
二、〃忠〃使日本有凝聚力>>>252
日本在繼承中國文化時,放棄了其核心〃仁〃而拔高了〃忠〃。忠,不僅是忠於天皇,更是忠於自己的主人,忠於自己的家族,忠於自己的團隊、自己的工作。
三、跟隨強者使日本免於捱打>>>255
美國大兵強姦日本婦女的事情不只一次發生,引發民眾的抗議。但這並沒妨礙日本和美國的友好。因為美國是第一強國,日本是第二強國,所以日本不會與美國為敵。
四、民主政體讓日本受益>>>259
日本民主政治的建立,是美國和日本化敵為友的根本前提。美國一向以民主輸出者自居,非民主國家就是敵人,民主國家就是朋友。日本就這樣成了美國的朋友。
五、教育家〃登上〃鈔票>>>262
日本的鈔票上印的人像,以教育家居多。現在大多數日本婦女一旦生育,便放棄工作,在家專心教育小孩,因為教育孩子要比外出工作更能創造社會效益。
六、日本特色的資本主義>>>265
出於對強者的〃尊重〃,日本人認同美國的佔領,認為正是在美國的幫助下,日本建立了民主制,完善了天皇制。這種認識是日本戰後和平發展並迅速在經濟上崛起的重要前提。
七、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268
傳統文化成為近代中國落後的替罪羊,精英們急於透過否定傳統來實現涅槃重生。而此時,日本卻讓傳統文化成為凝聚人心、促進發展的核心動力。
後記說一句向日本學習有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