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部分(第3/4 頁)
元年十二月,田臧李歸率兵矯詔殺吳廣,收其兵,獻吳廣首級於陳王。
訊息傳至陳縣,滿城譁然。
第七十三章:令尹將軍敗敖倉(上)
【求祝福。wWw、。。明天英語,該死的。首更送達,不給訂閱支援什麼的,好意思伐。。】
作為張楚政權最最核心的軍事力量,圍攻滎陽的這部軍隊可以說是張楚最後的精華。
可就是這麼一支精華力量,此刻竟然爆發出瞭如此迅猛令人心顫的軍變。所有人看向西方,心中百味雜陳。有人似乎看到了吳廣眼中悲憤的神情,恨自己未能戰死秦兵之手最後卻被一群逆賊逼死。於是這群人奔走相告,聯名要為吳廣報仇。
有人似乎也看到了這支重兵集團裡面驟然空缺的權勢位置,希冀能夠透過這次軍變來撈取利益,圖謀更大的進步。卻罔顧張楚已經岌岌可危的人心!
有人則是神情冷漠,對此漠不關心,這些人大多是心懷大秦之好,幾番周折存留下來親秦派的官員。這群人旁觀者清,看清楚了而今張楚鮮花滿錦之下,已經是烈火烹油的境況。
更有一人在華美宮闕之中,立於奢華樓臺之上,望向西方,看著身首異處,首級怒睜不甘的吳廣首級,神色複雜後竟是大鬆一口氣的暢然一笑。
同樣也有一人,居於陋室,笑看嬌妻親子,眼中燃著卻是仇恨之火。
吳廣身死,而且是死在“自己人”的手中。一切旁觀者都看到了張楚內部在外地環伺的情況下,內鬥徒然暴露下來白熱化的情景。當然,陳縣張楚一干臣僚並非沒有心清眼明之人。
比如蔡賜,這位來此陳郡上蔡的名士此刻神情嚴峻。便是在蒼頭軍將呂臣的眼前,蔡賜也好不掩飾自己對陳勝用人不明,田臧利慾薰心的痛恨和怒罵。
“國事維艱,軍情如火。田臧雖有軍略之名望,可西進四月,一點功業也沒有立成。反倒是自己麾下的兵將越來越多,而吳廣攻城之進展也原來越少。大軍在外,將帥不和。而王上依舊執拗於分權制衡之癖好,致使假王吳帥在外征戰半載最後外敵環伺,內部制肘,事權不一,這才困頓不前以至於最後竟然發生如此之惡事!”蔡賜此刻痛心無比,一點一滴分析著其中根由:“吾王自武臣自立之後,已經多有薄信寡義之舉。對忠心耿耿如假王,也猜忌頻繁,更甚西北扶蘇之舊事!!!”
“可扶蘇有天潢貴胄,大義名分,更有蒙恬遺命之號召。故而長城軍團舊將反彈甚微,可吾王有何?假王乃是張楚之王,位尊權重。豈可如此猜忌輕呼!縱然假王顧全大局,再三忍讓。又豈可讓田臧此等利慾薰心之徒過去分權?”蔡賜說到這裡,痛心無比,又怒斥道:“蔡某恨當初不能勸諫田臧西去,致使而今惡果釀就,我張楚民心軍心,由此大壞矣!”
“柱國您醉了!”聽得蔡賜如此剖心肺腑之言,呂臣既是感動,又為蔡賜擔憂。眼下儘管蔡賜依舊是上柱國,是張楚體系中最為尊崇的文官。可實際上,於陳勝的親重,卻是漸漸不如陳縣之中的另外後起之秀。
自從莊史被陳勝一怒斬殺宮門外後,也不知是陳勝脾氣見長還是眾多官吏太過懈怠。反正陳勝周遭已經許久沒有忠正之士輔佐了,一干臣僚,稍有不合攜帶之舉,陳勝便動作鞭笞發配,甚至直接下獄斬殺。
而張楚局勢的越發敗壞,也讓陳勝的心情越來越惡劣。就是蔡賜,也失去了往日的寵信。被陳勝高高掛起,用來表示他對名士的渴望,卻再無那麼多實權。
就是和蔡賜親近,彼此約為好友的呂臣,也似乎受到了猜忌,被髮配到東海郡去擴大地盤。須知,蔡賜和呂臣,都是陳縣名流。蔡賜自不用說,蔡家在上蔡是一等一的豪族,蔡賜自己本身也是品性高潔的真名士。而呂臣,在陳郡也不是吃素的。人家老子呂清也是陳郡名流,陳勝的起義軍之所以能夠順利進入陳縣,呂清功不可沒。
但而今兩人卻是雙雙受到冷落。
呂臣和蔡賜年紀相若,看見蔡賜如此激動,心中既是感慨贊同,也不免心中擔憂隔牆有耳的顧慮。
蔡賜聽了呂臣的勸,雙眼泛紅,道:“蔡某怎會醉了?而是大王在酒池肉林之中,早就醉了!醉了這權勢,醉了這人心冷漠!”
呂臣雙耳一動,忽然聽到了什麼異動,頓時怒喝,道:“誰?”
那動靜頓時更大起來,呂臣當下就是怒氣蓬勃想要抽劍殺過去,卻是身後蔡賜按住了呂臣的肩頭,道:“罷了應當是朱中正的人。他們職責所在,你過去殺了,這事情恐怕鬧得更大。”
呂臣咬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