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四平攻堅戰鬥持續了10天,杜聿明在蔣介石的嚴厲督促下,組織了大批部隊增援四平。北路增援部隊為兩個師,南路為9 個師,共計10萬人,氣勢洶洶地從南北殺奔而來。
國民黨軍的增援部隊,已經進至昌圖以東的威遠堡地區,東北民主聯軍部隊迅即調整作戰部署,把對四平的主攻方向,改為圍城打援的助攻方向,以一部兵力佯攻四平,吸引敵人增援的企圖不變,抽出主力部隊,集中兵力,選擇敵之一路,在運動中殲滅瀋陽北援之敵。同時,將攻打四平的遼吉縱隊的兩個師和第6 縱隊的第16師調到昌圖和葉赫一線,阻擊敵中路援軍,以主力第3 縱隊、第1 縱隊兩個師、第4 縱隊兩個師。獨立第1 師等部,圍殲敵右翼新6 軍。
6 月29日,國民黨軍新6 軍之第14師進到了昌圖東北角的蓮花街,企圖向四平迂迴。我軍即以第1 縱隊和獨立第1 師從東西兩面夾擊,敵被殲一個團,其餘遁逃。
第3 縱隊和第4 縱隊也在貂皮屯、威遠堡、頭營子等處殲滅敵新22師和第169 師一部,擊潰大部。
沿中長路正面增援四平之敵,力量強大,兵力集中,採用齊頭並進的戰法,向四平推進,我軍難以將敵分割殲滅。
7 月1 日,東北民主聯軍部隊為避免和敵拼消耗將攻城和打援部隊分別撤圍和轉移。
至此,夏季攻勢結束。
在50天的夏季攻勢中,東北民主聯軍部隊共殲滅國民黨軍8。2 萬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收復縣城36座,擴大解放區16萬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萬,控制鐵路1250公里。
東北民主聯軍的夏季攻勢,具有主要的戰略意義。它使東、西、南、北滿和冀察熱遼解放區聯成一體,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繼續分割東北解放區和各個擊破東北民主聯軍的圖謀,並將東北國民黨軍壓縮在中長路和北寧路兩側走廊地帶,改變了東北的戰局。同時,吸引了關內國民黨軍第53軍等部增援東北,有力地配合了關內解放軍作戰,干擾和打擊了蔣介石重點進攻陝北、山東的步驟和計劃。
第五章 神來之筆
18.“品”字形戰略部署
黨中央和毛澤東在“前有黃河,後有追兵”的險惡和困難的環境中,一面巧妙與敵人周旋,一面時時在關心著、注視著全國各戰場敵我形勢的變化。
在把陝北和山東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並給以嚴重打擊之後,毛澤東就在思考和部署如何使劉鄧大軍早日向蔣介石的“胸膛”中原進軍了,並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偉大戰略部署。
總結第一年戰爭敵我力量對比的迅速變化,使得毛澤東對於戰爭的結果更加胸有成竹。
經過一年的較量,國共兩軍兵力對比的懸殊情況雖然有了很大變化,但強弱形勢還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國民黨雖然已在幾個戰場上轉入守勢,但在陝北和山東這兩個主要戰場上仍然保持著比較強勁的攻勢。儘管形勢還不是非常有利,儘管中共中央機關和毛澤東還處於被圍困的險境,毛澤東還是捉住戰機,做出這一重大決策,並形成了新的戰略部署,決心不待蔣介石的重點進攻全部被粉碎,不等蔣介石結束其進攻作戰,不待總兵力超過蔣介石國民黨軍,立即組織主力轉入戰略進攻,不失時機地從內線作戰轉為外線出擊,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以敵人兵力薄弱的中原地區為主要突擊方向,實施“中央突破”。而且擔任戰略進攻任務的人民解放軍主力,採取了不要後方,不是正面穩步推進,而是千里躍進的方式。從而使革命戰爭儘快地發生偉大的轉折。
中原,自古以來一直是逐鹿場,許多英雄豪傑在此拼殺。毛澤東和他的將帥們的心中都裝有許多個血戰故事。此時的中原地區,乃是長江、黃河東部地區之間廣闊的戰略要衝,它從東到西,橫穿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陝西五省,北枕黃河,南臨長江,東起南北大運河,西至伏牛山和漢水。它的正面就是蔣介石統治的中心城市南京、武漢,再往前走一步,就會進入江南腹地。
這就是說,短短一年內,毛澤東的戰略經營已進至南中國。逐鹿中原,勝者,少則可得半壁江山,多則便可直接威懾江南乃至全中國。在中國歷史上,誰要得到中國,誰就要奪取中原,即所謂“中原逐鹿”。
如今,鹿死誰手,決定著戰爭的命運。
在毛澤東的腦海裡,始終索繞著的一個問題,就是創造時機,以主力打到外線,從根本上改變雙方的戰略態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