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4 頁)
。面對英美的關切,臉黑得看不出臉紅的印度外長卻振振有詞:“好歹我們還向中國人開
了槍,可日本人呢?”
9月11日晚9點,在馬都拉島集中營嶽麓生送走了最後一批人質,帶著一絲遺憾,下令撤回。賀學
甫上校令“藍天”突擊隊的警戒組在登機前,把幾百枚烈性定時炸彈安放在戰俘營的樓房及損毀的直升機
和裝甲車的艙內。當全部飛機騰空而起時,地面傳來一連串的爆炸聲。
與此同時,解放軍加里曼丹叢集的戰鬥原則相當簡單,只有一個字“追”。9月12日中午,嶽麓生
回到設在南加里曼丹省會馬辰市的司令部沒多久,第十三數字化空突集團軍先遣隊指揮官孟如虎大校來電
請示:“有一股馬來西亞潰兵逃入汶萊,我們被汶萊的部隊擋住,是否入境作戰?”
嶽麓生剛要下令,盧政委馬上攔住道:“前指的計劃是看我國和汶萊的談判結果行事,雙方駐新加坡
大使已開始接觸,我看等一等無傷大局。”
嶽麓生反問道:“汶萊是否是聯軍的一分子?”
“是。”
“談判還沒結果?”
“對。”
“那就給我打!”
嶽麓生一揮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還沒談成。即使談成了,我也要學唐朝的李靖打
突厥!我不想在我們的防區留下隱患。”
汶萊中國古代稱之為渤泥。中國與汶萊的來往則可以上溯一千多年,根據中國史籍記載,早在公元六
世紀渤泥國就遣使朝貢,遠早於伊斯蘭教傳入汶萊。伊斯蘭教染綠了汶萊後,在宋朝太平興國二年,汶萊
蘇丹也開始遣使來朝,進貢龍腦、象牙、檀香等物,其後朝貢不絕。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大明成祖皇帝永樂
六年,蘇丹麻那惹加那乃全家出動,他率同妃子、弟、妹、世子和陪臣來到南京,進貢龍腦、鶴頂、玳瑁、
犀角、金銀寶器等諸般物事。
史書上說:麻那惹加那乃國王眼見天朝上國民豐物阜,文治教化、衣冠器具,無不令他歡喜讚歎,明
帝又相待甚厚,竟然留戀不去。到該年十一月,一來年老,二來水土不服,患病不治。成祖深為悼惜,為
之輟朝三日,賜葬南京安德門外。實情可能是他太愛逛秦淮河了,每天必到,導致體力不支。他的墓地在
現南京中華門外聚寶山麓,當地人稱之為馬回回墳。
世子遐旺不想空手回國,奏稱:小國後山,頗有神異,乞皇上賜封,表為一國之鎮。成祖便封這個山
為“長寧鎮國山”,親制碑文,並題詩一首,詩曰:
“炎海之墟,渤泥所處。煦仁漸義,有順無迕。賢王,惟化之慕。
導以象胥,王來奔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