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2/4 頁)
兵力都是捉衿見肘。
駐守旅順的章軍只有兩千人,其中,以黃金山炮臺為核心的海防兵力為一千五百人,以二龍山炮臺為核心的陸防兵力只有五百人。
好在章軍搶在ri軍增援部隊到達之前,已經攻佔了旅順港沿岸的三座海防炮臺,包括火力僅次於黃金山炮臺的摸珠礁炮臺,三座炮臺上的炮火控制了旅順水道,同時,劉步蟾率領的魚雷艇編隊駐守在旅順軍港內,隨時可以出擊向ri艦發起牽制進攻。章軍具備了海陸協同作戰能力,大大有利於旅順港的防守。
ri艦在中午時分抵達旅順海域,兩個小時過了,卻仍然沒有發起登陸作戰。
章軍掌控的三座海防炮臺上的遠端火炮,對ri艦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而魚雷艇部隊在炮臺火炮的掩護下,常常向ri艦發起sāo擾xing突擊,迫使ri艦不敢輕易抵近海灘。
炮臺與魚雷艇協同作戰,這來就是旅順要塞防禦的核心戰術思想,當初,如果清軍堅持這一戰術思想,旅順港不應該輕易丟失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下令魚雷艇部隊撤到威海衛,是一著昏召。
天sèyin沉,海面上火光閃閃,炮臺與ri艦隔海炮擊,雙方的命中率都很低,總體看來,戰鬥顯得很是沉悶。
不過,周憲章知道,這只是暫時的。用不了多久,ri軍就會不顧一切,向旅順港發起強攻。不惜一切代價奪回旅順,這是ri大營的既定方針,不容改變。
周憲章守候在電報機旁,自開戰以來,這條海底電纜線,成了周憲章與外界聯絡的唯一通道。
就在剛才,周憲章得到了來自平壤的電報,ri軍已經放棄了臨津江戰役,臨津江邊歸於平靜,與此同時,平壤方面的訊息也證實,ri軍同時放棄了山海關戰役。
這就意味著,ri軍將從朝鮮抽掉部隊,前來旅順。而營口的ri軍也將回師旅順。
大清國可以鬆一口氣了,但是,旅順的兩千章軍,將面臨來自兩個方向ri軍的巨大壓力。
周憲章沒有援軍。他知道,太后老佛爺是不會給他派出援軍的,她應該已經知道了旅順的戰況,也知道周憲章所部將陷入ri軍的重圍,讓周憲章死在ri人裡,這正是她所希望的。
現在,周憲章唯一的希望,是臨津江邊的章軍主力。
既然ri軍放棄了臨津江戰役,那麼章軍主力守在臨津江邊,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如果羅鳴芳能夠派出一個團馳援旅順,那麼旅順的防禦力量將大大加強,憑藉堅固的要塞,周憲章有把握守住旅順。
羅鳴芳在電報中,也提出了這樣的看法,並且,羅鳴芳已經命令吳佩孚所部第一團後撤,向安州集結,準備馳援旅順。
問題是,如何將這一個團輸送到旅順?
ri人佔據了制海權,而鴨綠江邊,宋慶的部隊已經得到了太后的密令,封鎖鴨綠江,海陸都走不通。
羅鳴芳在電報中提議走海路,理由是海路最近,而且,ri聯合艦隊忙於山東戰役,法抽掉軍艦全面封鎖黃海,黃海海面上,只有數艘ri軍的輕型炮艦遊弋,章軍只要行動得當,可以設法躲過ri軍炮艦。
周憲章也趨向於走海路。鴨綠江邊的清軍,應該不會再給章軍一次機會了,太后老佛爺應該已經意識到,周憲章所部出現在了旅順,必然是鴨綠江守軍放水的結果,她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第二次。
但是,走海路還是太冒險了。章軍沒有大型輪船,沒有軍艦,能夠運輸章軍的,只能是安州百姓的漁船,這些漁船如果遇到ri艦,只有捱打的份,即便僥倖避過ri艦,海面上的風浪,也能掀翻它們。
地堡外傳來陣陣轟鳴聲,一發36厘米艦炮炮落到了黃金山炮臺的胸牆下,劇烈的爆炸騰起一團濃煙,地堡中撲簌簌落下一片灰塵。
周憲章透過瞭望孔望,遠處的海面上,在岸炮的掩護下,三艘魚雷艇向ri艦隊發起了衝鋒。
跟隨劉步蟾來到旅順的四艘魚雷艇,已經有一艘在今天的戰鬥中受傷。左一號艦橋中,八名艇員陣亡,一架魚雷發shè管被炸壞,動力系統受損,航速下降到了6節,只好在港內遊弋,負責擔任jing戒。
剩下的三艘魚雷艇,福龍、左二和左三,在劉步蟾的率領下,向ri艦發起遊擊攻擊。
正常情況下,魚雷艇是不能主動向巡洋艦發起攻擊的,那等於是自殺。不過,在旅順口近海,有著強大的岸炮掩護,魚雷艇有了攻擊巡洋艦的底氣。
劉步蟾採取的是打了就跑的遊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